两部门规范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行为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黄盛)为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监督管理,规范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规定,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对《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办法》(以下简称《备案办法》)进行了修订,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资产评估机构为证券发行、上市、挂牌、交易及其他相关活动提供资产评估专业服务,为上市公司等主体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价值信息,是服务资本市场公平交易、公开披露的重要力量。由于涉及利益广、社会影响大、执业风险高、业务复杂,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一直是监管的重点。

1993年,原国资局会同中国证监会建立了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评估业务行政监管体制,对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评估业务实行行政审批。2019年,为落实“放管服”要求,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将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从事证券业务由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为适应新的管理规定,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办法》(财资〔2020〕114号)(以下简称原《办法》),明确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应向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备案,接受双方监管。

财政部、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实施备案制管理后,证券评估机构数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共有证券评估机构279家,较2020年备案制改革前的69家增长了304%。随着证券评估机构数量成倍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办法》在提升资产评估服务质量、推动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中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备案管理要求不够明确、未备案执业限制针对性不强、证券服务业务范围较为原则,难以满足资本市场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此次修订,把紧备案入口、坚持从严监管,提升证券评估机构服务资本市场质量和水平,提升资产评估监管质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备案办法》共五章二十一条,包括总则,备案要求、材料和方式,备案核验、公告和注销,法律责任,附则。主要修改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备案管理要求。从内部管理、质量控制、执业人员、职业风险基金或职业责任保险、诚信记录等方面明确备案要求,突出机构内部管理规范、质量管理健全等证券执业基本要求。增加首次备案现场核验安排,加强入口管理。

二是明确备案范围和未备案执业限制。结合资本市场监管实践和市场主要关切,将备案业务范围调整为发行上市、信息披露等相关的资产评估报告,范围界定更加清晰,便于市场理解。将备案时点提前到承接业务前,明确证券服务业务活动中使用的资产评估报告由符合备案规定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提升未备案机构执业限制针对性。

三是加强持续备案监管。增强持续备案要求,优化重大事项备案和年度备案有关规定,加强对机构证券执业情况的持续关注,督促问题机构持续整改等。

四是健全备案退出机制。明确依法终止营业、自行申请注销证券备案、虚假骗取备案等退出情形,完善证券评估机构“有进有出”机制,推动形成市场化筛选及科学管理格局。

五是建立整改公告机制。对于未能满足备案要求的资产评估机构,要求其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并报送整改报告。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向社会公告,持续关注相关机构整改进展并实施重点监管。此外,对于新老办法衔接,在附则中对已备案证券评估机构作出一年的过渡期安排。

财政部将会同中国证监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宣传、组织培训、答复提问,做好政策解读,促进理解执行;强化备案辅导,加强对备案申请机构和已备案机构的辅导,督促指导有关资产评估机构按照文件要求,逐步稳妥完成过渡;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完善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有机结合,有序开展备案相关的核验、公告等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