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叶亭父逝 医曝「极早期失智症」8题就能测:中2个需就医

▲林叶亭85岁失智父陈尸私人园林内水池。(图/翻摄自Instagram/lin_yehting)

记者李佳蓉/综合报导

林叶亭85岁父亲林叶增因罹患失智症,走失11天后于26日被发现陈尸在士林至善路一处水池中。根据统计,全台65岁以上失智人口已达35万人,而你是否发现家人常忘记东西放在哪里,或完全忘记交代的事情,且常为此大发脾气?医师刘中平指出,这恐是「极早期失智症」的表现,可透过8道题目测验,超过2个不及格请就医。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周友芳曾指出,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逐渐减退是正常的老化现象,而失智症是因为脑部病变引起脑功能下降所致。失智症的三大成因可分为「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可逆性失智症」,其中「退化性失智症」是因异常蛋白长期沉积引起脑部病变,例如阿兹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失智症。

周友芳接着说,而「血管性失智症」是因脑血管梗塞或出血造成脑部损伤,逐渐引起认知功能下降,例如脑中风;「可逆性失智症」是由感染、内分泌异常或营养不足引起,若及时治疗,有可能逆转病情,例如神经性梅毒、爱滋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水脑等。

▲失智症患者因认知功能减退,对环境变动的调适能力较一般人困难。(示意图/123RF)

心脏内科医师刘中平曾在粉专写下,有些疾病难治,如癌症、免疫疾病等;最棘手的病「是病人不知道自己生病了,不接受、不愿意治疗以外,还很难治疗……那就是失智症。」他建议,当发现家人常忘记东西放哪、把钱弄丢、交代的事情完全记不得,且常为了这些事情对他人发脾气,可能是罹患极早期失智症。可透过8题自主评量测验,让家人发现自身功能不及格,较容易提升患者病识感与急迫性。

极早期失智症筛检量表(AD-8)8题中若有2题以上回答「是」,就得警觉:

1.判断力上的困难:例如落入圈套或骗局、财务上不好的决定、买了对受礼者不合宜的礼物。

2.对活动和嗜好的兴趣降低。

3.重复相同的问题、故事和陈述。

4.学习如何使用工具、设备、和小器具上有困难。例如:电视、音响、遥控器、冷气机、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等。

5.忘记正确的月份和年份。

6.处理复杂的财务上有困难。例如:个人或家庭的收支平衡、缴费单、所得税等。

7.记住约会的时间有困难。

8.有持续的思考和记忆方面的问题。

刘中平提醒,高龄化社会、失智症就在身边,早期发现得以寻求医疗介入,透过亲朋好友的帮忙及社会福利协助,一起协助身边的长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