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署監測野生動物 山羌入鏡最多、水鹿擴至平地

林业署今天表示,国有林监测野生动物8年累计拍到48万余张照片,拍到最多的是山羌,并发现台湾水鹿活动范围从过往的中、高海拔,扩散到接近平地的低海拔地区。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发布8年来在所属国有林地区设置自动相机监测野生动物资料,共拍摄48万余张,统计从民国104年9月至112年7月,累积影像纪录逾1亿2400多万小时,共拍摄48万张有效相片。

林业署统计入镜最多的前10名,依序为山羌28万7957张、猕猴5万4359张、鼬獾4万8389张、松鼠1万8470张、白鼻心1万5731张、食蟹獴1万2334张、水鹿1万2146张、野山羊1万371张、野猪6700张、麝香猫6264张。

针对相机拍摄所代表的意义,林业署说,各物种摄得的相片张数,可反映其相对的丰富度;不过由于自动相机拍摄的对象主要是在地面活动的动物,因此猕猴与松鼠的相对丰富度会被低估。

对于与山羌同为鹿科的台湾水鹿,林业署说,目前仍是保育类野生动物,也是原住民传统狩猎物种之一,OI值(相对频度)仍由104年的0.61,增长至111年的1.79,族群丰富度逐年上升;被拍到的相机点位数,也由104年的1.63%,上升至111年的30.66%。

林业署解析,台湾水鹿以往多分布在中央山脉高海拔地区;近年逐渐向下扩散,海拔1000至2000公尺的族群丰富度增加趋势最明显;且持续往低海拔山区接近,拍到最低纪录是海拔135公尺的高雄市杉林区。

同时监测到台湾水鹿全天皆会活动,但以清晨4到6时为高峰;每年春季是公鹿长茸角的季节,之后茸皮退去进入硬角期,也是水鹿的繁殖季;幼鹿则多在天气最为炎热的夏季出现。

外界关注的台湾黑熊,林业署说,拍摄到的纪录越来越多,族群丰富度的OI值逐年上升,更多次拍摄到小熊或母熊携带仔熊,代表族群分布范围变广、繁殖状况良好。

另外,108年将山羌、台湾猕猴、白鼻心等3种哺乳动物由「保育类」调整为「一般类」野生动物,引发民众担忧遭受过度猎捕。林业署说,长期监测结果显示,山羌的OI值,108年是19.4,111年增长至31.4;同期间,台湾猕猴的OI值由3.85增长至5.43,白鼻心的OI值由1.26增长至1.33,显示族群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