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署监测 一级保育类草鸮 南台湾有158对

林业署嘉义分署监测调查一级保育类草鸮,发现台南市盐水溪、曾文溪流域是草鸮重要栖地。草鸮会在地面上的草丛中筑巢育雏。(林业署嘉义分署提供/宝智华台南传真)

草鸮因脸圆如苹果又被称为「苹果鸟」,是台湾12种猫头鹰中唯一在地面草丛中筑巢,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嘉义分署监测发现,台南市曾文溪中下游及盐水溪中上游为草鸮分布重要区域,因国内缺乏草鸮调查纪录,嘉义分署已保存相关影音数据,以推动保育草鸮。

嘉义分署指出,草鸮分布于亚、澳洲,在台湾属于稀有留鸟,多半栖息于地面,白天隐藏于高草丛底部的空间休息,会在草丛底部钻出一条条的隧道,可作为猎食、进出或紧急逃生之用。

嘉义分署表示,草鸮的生活范围与人类活动的重叠性高,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在野生动物保育法的《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中属第一级濒临绝种之保育类野生动物。社团法人中华民国野鸟学会理事长方伟宏于《台湾受胁鸟种图鉴》里提到全台数量少于100只。

嘉义分署指出,2021年国立嘉义大学生物资源学系助理教授蔡若诗利用草鸮分布预测模型,于台湾南部4县市进行系统性调查,估算台湾南部地区有158对草鸮。

嘉义分署表示,草鸮生存正面临栖地持续丧失、鼠药毒害、非刻意猎捕、研究不足、社会支持不足等5大威胁,嘉义分署盘点掌握草鸮栖地,以进一步推动草鸮保育。

嘉义分署监测发现,台南曾文溪中下游及盐水溪中上游为草鸮分布的重要区域,监测团队并于草鸮重要栖地架设栖架及相关设备监测草鸮活动,每一处均记录到草鸮活动,由于国内缺乏草鸮科学调查资料,嘉义分署保留这些纪录,作为持续推动保育草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