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郁婷「不像女生」 台湾女儿的「美」可以自己定义!

▲台湾女儿林郁婷为了保持在57公斤以下的羽量级与体能的平衡,必须与自己的身体日日夜夜搏斗,以确保在赛场上的绝对优势。(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记者潘姿吟/台北报导

「才不是男人打女人!」这是我想说的话,但忍住没出手与酸民笔战。下午,又看到有人在林郁婷的相关新闻下留言「男人打女人」,感到一阵无奈。我想,这些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个台湾女儿与命运搏斗的故事,看不见那些外人无法察觉的艰辛。对林郁婷而言,每一次挥拳都是为了生存。那些只有她自己知道的挣扎,无数个汗流浃背的日夜,都化作拳头上的茧。

有次闲聊,曾自强教练很坦诚说:「会来学拳击的小孩,很多人(不是全部)的家里是有一定困难的,不然,谁会愿意自己的小孩给人家打?」听完,我的心揪了一下。

拳击,这项源自人类原始生存本能的运动,最初是远古先民在恶劣环境中为了生存而练就的技能。在林郁婷的生命中,它也在一个特殊的时刻登场,成为人生的转捩点。

无可否认,林郁婷的童年经历是媒体争相报导的焦点。然而,面对这些陈年往事,她与曾自强教练都这样说:「过去已经过去,反正现在都好好的。」尽管网路上仍能找到林郁婷早年受访的童言,但她与教练用平和的态度让我清楚,过度关注或放大过去的伤痛并不会带来成长与进步。

我想,这正是他们希望大家能够看到的重点:不去纠结于过去,而是选择不让往日的阴霾持续放大。更何况,林郁婷能够有今天的成绩,绝不只是彼时投入拳击的动机,而是长期每天点滴的累积。

在奥运舞台上,林郁婷征战拳击项目女子羽量级比赛。身高175公分的她,得将体重控制在57公斤以内。这意味着,她必须与自己的身体搏斗,体重控制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役,艰辛程度绝不亚于赛场上的厮杀。

这些拳击台外看不到的努力,隐藏着无数个难熬的日夜,与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搏斗,与饥饿感周旋,与疲惫对抗。

对体重的苛刻要求是为了在赛场上的绝对优势。她的每一块肌肉都是长期艰苦训练的成果,每一分体重都是精确计算的结果。

为了在体型、力量、肌肉量等方面取得优势,同时又要维持最佳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林郁婷付出的努力与代价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过去,她曾为了征战51公斤量级,一度靠营养品和流质食物度日,身高175公分、体重51公斤,是什么样的饥饿状态?后来为了提升竞争力,才转战57公斤量级,但仍然保持着不到10%的超低体脂率。

林郁婷的身型特征,象征着她为梦想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随着拳龄的累积和年龄的增长,她的骨相变得更加明显、手臂布满肌肉线条、腰身紧实得几乎看不到一丝赘肉。

这样「不够女性化」的身型轮廓,抛开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美」,如:曲线分明、适度的体重/体脂、比例协调等,但完完全全深刻着她的坚持不懈、挑战极限。

林郁婷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女性的力量和美,证明了女性不应被单一的审美标准所定义。在追求极致运动表现的道路上,她更是用自己的身体,雕刻出女性无限的可能。

▲林郁婷与曾自强教练,积极寻求运动科学的协助。(图/记者潘姿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