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宣布10月25日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
昨日上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先后发布有关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公告,明确从10月25日起,将对存量个人房贷利率进行批量调整。调整之后,除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二套及以上房贷,其他符合条件的房贷利率都将调整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0BP(1BP=0.01%)。如果贷款人的存量房贷利率已经低于这一水平,将不会进行调整。
根据银行发布的信息,此次批量调整只涉及房贷利率加点数的变化,贷款余额、剩余期限、重定价日、重定价周期等合同要素不变。
存量房贷利率如何调整?
根据银行公告,2024年10月25日(不含)前已发放的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包含首套、二套及以上个人住房贷款,公积金组合贷款中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部分),如利率加点幅度高于-30BP都可纳入本次批量调整。
调整后,除北京、上海、深圳的二套及以上房贷外,其他地区参与本次批量调整的存量房贷,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的首套房贷,利率统一调整为LPR-30BP。
调整后,北上深三个地区的存量二套房贷利率各有不同。具体来看,北京,五环外为LPR-25BP,五环内为LPR-5BP;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区为LPR-25BP,其他地区为LPR-5BP;深圳为LPR-5BP。
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客户无需申请,各大行将于2024年10月25日集中调整,新的利率即日生效。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银行将通过短信告知客户利率调整结果,客户也可在通过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官方客服、营业网点等线上和线下渠道查询。
哪些客户需主动申请?
根据各家银行公告,有两类存量房贷需要客户主动申请后才能参与此次批量调整。一类是当前为固定/基准利率定价的存量房贷,需要转换为浮动利率;另一类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地区的存量二套房贷,当前已符合首套房标准,可申请将二套房贷款转为首套房贷款,经过银行审批后将调整为首套房贷款,后续按首套房贷款标准予以下调。
值得一提的是,“固转浮”和“二套转首套”都可在线上办理,但要在银行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才能参与此次统一批量调整,而每家银行给出的最后期限并不一样。但即使错过这次批量调整,后续也可继续申请办理。
例如建行公告明确,可纳入本次批量调整的采用基准利率定价的贷款、固定利率贷款,客户须于2024年10月23日(含)前,主动申请办理“固转浮”业务,转换为浮动利率贷款后,可进行本次批量调整。自2024年10月12日(含)起,申请“固转浮”业务的客户,可以登录建行手机银行、建行智慧个贷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按系统提示自助办理,或联系贷款经办机构申请办理。
2024年10月12日(含)起,北京、上海、深圳的存量房贷客户,可以登录建行手机银行、建行智慧个贷微信小程序,通过“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功能,查询是否首套房贷款。“非首套”客户应于10月23日(含)前点击“申请转为首套房贷”,并上传有关证明材料供贷款经办机构进行复核。复核后符合首套房贷条件的,建行将按首套房贷进行利率调整。
2024年10月25日(含)后,客户可继续通过上述渠道申请办理“固转浮”、二套转首套。符合调整条件的,按照规则随到随调。
工行公告称,当前执行固定利率或基准利率定价、“二套转首套”业务,客户自公告之日至10月24日(含)可通过手机银行或贷款服务行发起申请,审核通过后,工行于10月25日进行集中批量调整贷款利率。10月25日(含)后,客户仍可通过继续发起申请,工行将于成功转换当日对符合条件的贷款进行利率调整,调整前利息按原合同利率水平计算。
是否调至同一水平?
此次调整后,同一个城市的存量房贷客户利率都降为LPR-30BP,下调后的利率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银行表示,由于此次利率调整仅调整LPR加减点,并不调整贷款重定价日,并且不同客户贷款重定价日不同(可能是次年1月1日,也可能是贷款发放日),贷款利率在批量调整时可能未重定价,贷款采用的5年期以上LPR值(定价基准)有4.2%、3.95%、3.85%三种可能,使得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后可能会有所差别。到了贷款重定价日,贷款进行重定价后,参加此次批量调整的贷款利率将调整至同一水平。
据了解,2024年2月,5年期以上LPR从4.2%下降25BP至3.95%、7月又下降了10BP至3.85%。因此,对于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的存量房贷,调整后的利率为3.9%(对应的LPR为4.2%)。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借款人房贷利息支出,预计这一项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1500亿元,这有助于促进扩大消费和投资,也有利于减少提前还贷行为,同时还可以压缩违规置换存量房贷的空间,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文/本报记者程婕
统筹/余美英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