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的“新钟声”

记者 郭春雨 时培磊 王建伟 张锡坤 高广超 王震

从空中俯瞰刘公岛,这座面积仅有3.15平方公里的小岛,轮廓宛若一口古朴洪钟,镶嵌在海洋之中,向世人传递着警醒之声。这方岛屿,见证了中华民族百余年从“梦碎、梦醒”到“筑梦、圆梦”的坎坷而壮伟的历程。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时,语重心长地说:“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落地生根。如今的刘公岛,历史资源的优势愈加突出,“中华民族警醒之岛”的定位更精准、特色更鲜明。那些过往的硝烟,镌刻进刘公岛的历史记忆里,永远警醒着我们,砥砺向前。

刘公岛上

一段硝烟

在战略位置上,刘公岛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岛。

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的刘公岛,岛岸线长14.95公里,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1398年,为抗击倭患,明廷在此设卫屯兵,取“威震海疆”之意,始称威海卫。

作为甲午战争的主战场、“红色胶东”的源头,威海既有以甲午国殇、“七子”分离、国帜三易为代表的国家安全屈辱史,又有以天福山起义、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泰民安的抗争史,还有以郭永怀为代表的献身国家安全事业的奋斗史。与其说这是一座岛屿,不如说这是活的历史教科书。

俯瞰刘公岛

“从甲午战争的角度来讲,刘公岛是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一个活教材。甲午战争导致了我们的国门破碎,民族危亡加深。我们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在这里诞生,也在这里覆亡。甲午海战带给中国人民心里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因此我们现在给刘公岛的定位是民族的警醒之岛。这里,是中华民族的一处警醒之地。”作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研究员,马骏杰研究海军历史和战争史几十年,在他看来,历史的教训比历史的经验更加宝贵,“每一次的历史教训,都是用中华民族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今天不能不去认真地珍视、总结这些教训,否则我们就愧对为这些教训付出生命的先烈。”

正值威海旅游季最为繁忙的7月,碧海蓝天,海鸥飞翔,游人如织。漫步在刘公岛上,每行至一处,马骏杰都能够讲出这里的历史——刘公岛,也是红色胶东的源头之岛。在马骏杰看来,甲午的战败,直接促使了全民族的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胶东是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革命斗争持续不断,留下若干红色遗迹,这些都是红色胶东的宝贵财富。

“我们把刘公岛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更重要的是要作为一个民族的警醒之地。”马骏杰说,“我们到这里来吸取教训,来感受我们先辈在抗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从中受到灵魂和思想的洗礼。”

历史敲钟人

“讲好历史故事、红色故事,就是要让大家感动一阵子、受用一辈子。”因为每天连续带团讲解,李翠翠的嗓音中已经带了一丝沙哑。她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党性宣教讲解员,一身藏青色工装,一双黑皮鞋,一个装着蓝牙耳机的黑布包,是岛上红色讲解员们的“标配”。工作17年,她从一名普通讲解员成长为党性宣教讲解员、红色讲解员,每一场对刘公岛历史的讲解,都是一次教育和洗礼。

“行走在刘公岛,就像置身于古建筑博物馆,东泓炮台、海军公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现存古建筑有68处、228栋,无论是传统风格的中式建筑,还是欧式风情的建筑,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见证。”这些古建筑和文物印在李翠翠的脑海里,她说,岛上多处百年老建筑和遗址,在做好修复工作的基础上,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叩问历史,更要映照现实。“这些年来,刘公岛一直在发展和变化。东泓炮台遗址建成了东泓炮台展馆、历史选择展馆升级改陈、‘国帜三易’发生地现在打造成了国帜主题公园……”李翠翠说,2018年6月以来,刘公岛上的变化日益显著,每开发一个新教学点,就意味着要唤醒、激活一段历史。

李翠翠,因为精湛的业务能力,被称为“问不倒的讲解员”

作为金牌讲解员,在岛上李翠翠有“问不倒的讲解员”之称,但即便是讲解了千万次,她依然不敢有任何的放松,“一座刘公岛,半部近代史。刘公岛几大展馆解说大纲至少有30万字,但这只是基础模板,具体讲解中大家并不会照本宣科,而是各有侧重,因人施讲。”李翠翠说,很多人称呼岛上的讲解员为“历史敲钟人”,“每一次讲解,对我们个人也是一次学习。随着对刘公岛文化内涵认识的越来越深刻,我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也在加深。”

目前,按照“文旅融合、岛陆联动”的发展思路,教育基地不仅在刘公岛上落地生根,还辐射带动威海全域26处教学点和建成9处总体国家安全主题公园,完成了从旅游岛向教育岛、人文岛的转变。2018年以来,已累计有省内外200多批次、4万多人来此参观学习。学员来源上,实现了党政军民学全覆盖;在地域分布上,从省内拓展到全国30个省份。

岛上复刻的定远舰

不仅如此,为了让文物更好地“开口说话”,目前,山东大学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在加强校馆协同融合、开展文物研究阐释与保护、优化拓展陈列展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开启了科学保护传承文物的新起点。

一份烟火

如今,从威海市区遥望刘公岛,它像一位哨兵,屹立在海湾之内。从刘公岛遥望威海市区,海岸线上每一栋建筑,都在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精致与繁华。

每天的日出日落,潮来潮去,在时间的长河里,大自然冲刷着刘公岛的沙滩,我们早已不见当年的惨烈与硝烟。但时间却带不走战争的记忆,一种历史的深刻感在刘公岛蔓延,跟这座“中华民族警醒之岛”融为一体。

在岛上,不见硝烟,只有游客的脚步、孩子们的欢笑和岛上居民厨房飘出的烟火人间。

夏季是威海的旅游旺季,刘公岛吸引着八面来客。每到中午,在岛上一处小院里,57岁的隋海滨都要忙得满头大汗,他颠着勺,不断翻着锅,厨房不时响起叮当的声音,飘出阵阵烟火气, 不一会儿,他就把一道热气腾腾的菜品端上客人的饭桌。

刘公岛上欣欣向荣的夏天

这是隋海滨回岛经营农家乐的第六个年头了。一旁他八旬的父亲隋振斗指着这个农家乐的院子说,自从六十二年前,他们一家人来到刘公岛定居,就一直居住在这里。隋海滨出生在这里,一家人见证了刘公岛这几十年来的变化。

他接触过很多游客,有不少孩子好奇地跟他谈起甲午战争,每到这个时候,隋海滨就成了半个讲解员,他很严肃地谈起这段历史,提醒孩子们要时刻奋发。

谈起早年在刘公岛的生活,80岁的隋振斗精神格外焕发。那个时候,岛上有百余户居民,生活区不大,旁边就是军区,每天都能听到军号声。久而久之,岛上老百姓也随着军号开始有序作息。早上一大早听到起床、出操的号声,隋振斗和岛上居民也开启了一天的作息,听到午饭的号声,他们也到点开饭,晚上睡觉也是伴着号声入眠。

“军民关系特别好。”隋振斗回忆,平时岛上居民随着部队的船出入刘公岛,到了庄稼收获的季节,岛上官兵会帮着他们收割庄稼。“那时候岛上娱乐方式不多,我们老百姓就和部队的组织篮球赛。”这些往事,隋振斗说得有滋有味。

隋振斗(右)和儿子隋海滨 在自己家的小院前闲聊家常

隋振斗说,和平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刘公岛对外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1985年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开放后,小岛热闹起来,每年都有不少甲午战争中牺牲军人的后代来到这里寻找先辈的遗迹。“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的后代也来过刘公岛,当时还捐赠了丁汝昌用过的一些东西。”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的文物越来越丰富,隋振斗父子俩对甲午战争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刘公岛进一步开发,人气逐渐旺了起来,这个时候,像隋海滨这个年龄的一大批当时的年轻人开始走出小岛,到外面求学、工作,不少人都在外面定居。隋海滨毕业后去参过三年军,退伍后又在威海市区辗转做过多份工作。

2016年,看到刘公岛的发展日新月异,来这里观光游玩、接受爱国主义和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人与日俱增,隋海滨决定回岛开办一家农家乐,因为手艺好、价实惠,一年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不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还能照顾不愿意离岛的父亲。

对于隋海滨父子来说,刘公岛是教育警醒之地,也是自己不可分离的故土,家在这里,亲人在这里,一切生活也都在这里,“老爷子一辈子几乎没出过岛,每次想接他去岸上都不同意。”隋海滨说,以后自己也会生活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