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衍」萧一凡书画展 7/2磅登场

「六经衍」萧一凡书画展展出作品。(长歌艺术提供)

「六经衍」萧一凡书画展展出作品。(长歌艺术提供)

当代书画名家萧一凡博士是中壮辈文人书画的翘楚,其书法兼涉传统书法、现代书艺、观念书写等三种形式,山水画道也多有精研。他在书画艺术的长路上时而前行、时而反思;也有求索、也有抵拒;一方面深研经典、追摹古人,一方面刷新传统、探求时尚;期能活转历史之僵固,重开书画之新局。

「六经衍」萧一凡书画展是由《中国时报》和长歌艺术合作。策展人吴放指出,萧一凡早期就学于视觉艺术研究所时,接触较多西方哲学,后来攻读中国文学博士,深入儒道经典,对传统文化之丰美大为赞叹,同时又对经典于当代逐渐式微而忧虑;并且作为书画工作者,面临文人书画趋向没落而深感惋惜。他想重振古代经典之繁华、复苏文人书画之典雅,但又觉得传统要在当代呈现,不能只是全然复古,也必须具备当代的精神。于是他发想「六经衍」创作计划,来践行自己的思维。

后文人书画写意 别开生面

吴放说,展题所谓「六经衍」,包括:《失》、《抒》、《理》、《越》、《异》、《皴丘》,显然是传统「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谐音转化。而「六经衍」则是萧一凡研学思辨后所衍发的六重书画创作。

萧一凡表示,第一类《失经》,基于作者面对经典之失落,遂兴思古、拟古之幽情,以拟仿古典的灵韵来重塑经典。第二类《抒经》,虽亦师法前人,但着重抒发一己情性,选择晚明草书名家字迹为本,发衍己意更加挥洒,尤以不同尺幅及形式重新诠释王铎。第三类《理经》,是针对五大书体之脉络加以梳理后,再现为一己之传释。

他说,第四类《越经》则是跨越笔墨界线,融合不同名家、相异学派的现代书艺表现。如别出心裁的Jazzrock作品,取法王觉斯与帕洛克,将古今中西两大巨匠之笔法、墨法、章法,合掺于一个画面空间中,既古典又浪漫,虽传统也新潮。第五类《异经》是当代书写,以涂鸦、摄影、杂抄,或一些无法归类的观念融合,极具特异性的风格。第六类《皴丘》,以经历了无数春秋的山、石为思创对象,形神奇巧,相映成趣。

萧一凡将近年创作进行一次观念性总结的尝试,汇聚为一档别开生面、宜古宜今的书画展览。他说:「我希望能让传统文人书画中的形质,予以创造性之转化,令其向当代敞开,而当代也能接纳传统的底蕴和潜能,彼此为文化的未来,相成共荣而生生不息。」

「六经衍」将于7月2日至23日(周一休馆)假长歌艺术传播展出(台北市堤顶大道二段407巷32号)。邀请名家陈康宁、蔡孟宸与萧一凡对谈的【相与‧问学:六经衍至文的书画潜能】讲座则于7月9日下午二时半举行,欢迎民众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