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碧栖心物外书画展 3/18登场
张峰碧,《那屋那树 Ⅱ》,53x116cm,2021年。图/张峰碧提供
本月18日张峰碧在台北蕙风堂艺廊举办「栖心物外」书画展,将水仙、残荷、水乡田园诸景等圆熟的自然绽放,各自美丽。师从水墨画大师苏峰男的张峰碧,不论是在画风强调极简主义的水仙;或有些许「回首向来萧瑟处」韵味的残荷;亦或是乍看平淡,却传达出人类心灵深处悸动的水乡田园,不难看出他的创作是总是围绕着简单、平淡、幽美,让观者不禁一看再看。
北宋黄庭坚曾用「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来形容水仙花以亭亭玉立的秀姿在水石间吹香弄影,悠然开放。古人如徐渭、石涛等多人均画过水仙,浓浓的写意风格让水仙更添增风华。但看过张峰碧的水仙作品后,却有种空灵中迥然不同的认知与感受。
反观张峰碧残荷呈现的风格颇令人玩味,古人诗画多以荷莲之美诠释生命的绽开之姿,如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但少有画家喜画即将凋零花谢的荷花。萧一凡博士认为:「自幼生长于白河小镇,即与池荷相濡以墨,遂至感物而动矣!莲花、残荷对峰碧而言,从年幼独自赏玩到年长阅历江湖,它那静默而情真的楚楚低眉意象,一直都没有改变。」从此来观,「残荷」是作者表达人生观的态度,在跌宕起伏、顿挫波折的旅程中,希望观画者感受出他欲传达以淡泊自处之心,坦白面对生命终有尽头的必然。即便如此,残荷中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苍茫、凛冽的冬日中摇曳最后的身影。
在张峰碧的身上可以用质直雅逸来形容,为人谦和、畅真,这样的个性也反映在他诸多作品上。他曾说:「我的创作是在极简单的笔法中传达宁静唯美的意念,在喧闹现代城市里寻找心灵宁静的空间,将生命由繁复还原到最初的简单与朴实,也借由水墨的高度凝聚力,呈现画作中紧实的饱满感,在厚实与留白中营造画面无垠的想像空间。」听闻这样的自剖再细观其《波间嫣白Ⅱ》、《清韵》、《寒香细细》、《松风不动千山静》、《那屋那树Ⅱ》及《一叶知秋》等诸多作品,方可感受其墨中有笔而彩不碍墨的意境。
萧一凡说,张峰碧的书画以平淡为宗,或同其绘画之立意有关;方薰云:「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峰碧画作中的平淡文心,可以静、清、空三字来诠释,若一言以蔽之,即:立意于「静至幽玄至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