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燃大烟囱厂房 巨型柱、长烟道重现

新竹市六燃厂房是现今全台少数仅存二战时期军事工业遗迹,高达60公尺的大烟囱为醒目地标。(新竹市政府提供/邱立雅竹市传真)

新竹市历史建筑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新竹支厂,为台湾现存最大规模二战军事工业遗址群,新竹市政府争取文化部补助,投入5170万元展开大烟囱厂房第1期修复工程,目前已完工重现工业厂房6根巨型柱、长烟道,还发现几处眷户拆除的煤炭大漏斗,另也可见屋中屋、空中楼阁与红砖矮墙等眷村生活型态。

1943年兴建至今已78岁的六燃大烟囱厂房,是现今全台少数仅存二战时期军事工业遗迹,战后则见证眷村克难生活变迁的集体记忆,厂区内高达60公尺的大烟囱为最醒目地标。

市长林智坚昨天特别前往了解完工的1期修复工程状况,在建筑师林雅萍带领下,见证6根巨型结构柱、烟道区、集尘室2楼6米高钢板,及多个规模不等的煤炭漏斗等二战工业厂房特色。

大烟囱厂房基地战后作为眷户使用,以简陋的废建材自行搭建建筑及夹层,利用空间设置空中楼阁,在屋内墙壁上都还可见楼梯痕迹,并在2楼设置多处红砖矮墙,避免孩童摔落,也区分各户生活空间,形成独特的屋中有屋,房中有楼。此外,墙上还有独特的压花油漆,地板花砖也完整保留,重现50、60年代的生活痕迹。

此次工程不只针对原工业厂房作结构补强,也针对眷户后期与厂房共构搭建的屋中屋,进行墙面壁体的补强工程,并将木屋架及屋瓦卸除编号。文化局指出,在全面检测后,以文化资产修复的精神,以最大旧料修复方式复原,并采防水、防虫腐等工程。

文化局长张馨之表示,大烟囱厂区争取文化部再造历史现场专案计划,厂区总面积将近1公顷,目前已完成第1期结构补强工程,正进行第2期工程设计书图,后续将提案争取中央经费加强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