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论坛|求解科技金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如何协同?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推动力量。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拉开科创板改革再出发的大幕。

在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商业银行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在2024陆家嘴论坛“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全体大会上,工商银行行长刘珺指出,如果没有大量债务融资嵌入到科技创新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中,再多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也无法撬动大规模的创新融资,因此,科技创新仍需要间接融资和商业银行。

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

从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果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表示:“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有572家,总市值5.2万亿元;上市企业累计融资超过1万亿元。新一代技术、高端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约占80%,并在众多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使我国的科技创新由点的突破升级到系统的提升。2023年科创板公司投入研发强度为12.2%,是A股公司平均3倍以上。”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指出,科创板八条是在新“国九条”框架之下,对此前科技创新16条措施的细化,本质是为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创投基金也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证监会的态度是大力发展,但是要规范发展。PE、VC行业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尤其要打通‘退’这一环节的堵点难点。自去年3月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非常活跃,这是好事,证监会的态度是要加快备案。”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科创板八条提出要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创投资金退出机制等内容。中信证券研究团队指出,科创板八条提出要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反向挂钩”制度,对专注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创投基金减持其持有的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股份,给予差异化政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期间,在上海金融业联合会承办的“科创金融工作室”专场活动上,10个全生命周期科创金融服务产品集中发布,覆盖了科创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金融工作室成立,旨在作为上海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交流沟通的平台,汇聚行业精英,聚焦难点堵点问题,共同探索科创前沿趋势和金融创新诉求,共绘科创金融发展新蓝图,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联动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作为普惠金融顾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以顾问制度为抓手,解决包括科创企业在内的急难愁盼关键问题,做实全生命周期服务,真正做到多元机构协同、靶向金融服务对接、全生命周期陪伴。

商业银行可从三方面改变

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银行也在积极创新。

从传统商业银行角度而言,刘珺认为,第一,金融服务方式要再延伸、再重塑,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各创新领域,如果没有大量债务融资嵌入到科技创新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中间,再多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也撬不动大规模的创新融资,因此需要商业银行在间接融资领域为科技创新发挥作用。

第二,金融服务内容再定义和再深化,促进优质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挖掘。如今作为传统商业银行,简简单单地理解金融市场远远不够,可能需要发展出垂直向度的产业知识,产业知识的提升能有效地帮助传统商业银行更好地完成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科技自立自强。

第三,风险管理策略的再审视、再优化,有效地平衡发展和安全,这是自身改革的内容,将来商业银行风险不单是控制管理风险,而变成定价风险,甚至下一步商业银行会有目的主动地做工程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将来创造出一套模型。

那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如何推动科技金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指出,金融支持科技企业与科技创新,一方面需要厘清金融功能配置的重点,不应只着眼于融资、投资等资金匹配,更应该关注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金融市场基本功能的供给,以缓解科技金融服务功能失衡的矛盾;另一方面,需探讨发展科技金融的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不应只局限于科技信贷、科技债券等衡量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中间指标,更应该明确科技金融发展目标的优先次序选择,例如,是着眼于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科技进步与科创成果增加,还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企业活力改善等。目标选择的差异,将直接影响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合理路径选择。

(编辑:朱紫云 审核:夏欣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