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特战「战术绳索班」飞檐走壁难不倒!

陆军特战部队于「滨海城镇要地行军训练」中实施战术绳索课程。(军闻社提供)

特战官兵以抛绳枪抛射牵引绳。(军闻社提供)

「战术绳索班」学员进行快速攀降技术考核。(杨佳颖摄)

陆军特指部特二营中尉汤铭安。(杨佳颖摄)

陆军特战指挥部特4营今年3月执行为期20天的「滨海城镇要地行军训练」,期间曾于彰化一栋5层楼大楼,演练特战部队使用抛绳枪架绳、自外墙单绳突击,以及城镇作战所需横渡、攀降等技术,动作迅速灵活,完美展现训练成果。事实上,相关技术训练出自陆军特战「战术绳索班」,并于2017年起接受民间「散木团队」公益技术指导,至今已训练九期约200名学员。

「战术绳索班」前身为「垂直地障攀降班」,在与「散木团队」接触后,融入新式攀降、绳索及山训器材,以科学化安全观念结合传统山地战技技能,并在今年推行九大驻地分组训练班队,正式成立「战术绳索应用班」。

采访这天,学员们正进行基础班的快速攀降技术考核,面对3层楼高的绳索,必须背着枪、在20秒内攀到最高点,全靠腿部力量支撑,双手则握绳辅助。过程中,学员要能够自行组装器材、故障排除,途中还能随时「临停」,以双手持枪攻击,甚至持枪移动完成任务,展现机动性。

陆军特指部特二营中尉汤铭安指出,特战官兵认识「散木团队」后,发现召集人徐世丰老师的绳索技术,有助提升特战能量,研发使用的「子惠耐热绳」、「子惠结」等,能改善攀登、下降方式,让队员在进行绳索下降时能「自动自停」,双手放开灵活运用、应变突发状况,包含持枪警戒、出枪等,「发现敌人时,随时可做歼灭敌方的动作」,在战场或搜救上绝对都是非常大的帮助。

汤铭安并说,战术绳索班成立至今,目前教学模式分为基础、进阶及高阶班,「基础班」课程包含认识绳索、器材到个人绳索技术,「中阶班」教授团队救援技能,「高阶班」则运用在战术、战法上,克服困难地形、改善作战部署。她也说,相较过去,如今的战术绳索技术在执行城镇攻坚、突入作战或秘密渗透等任务,让大家有更多方式及选择,对于作战人员安全方面也有更多保障。

装备、课程 「散木」为国军量身打造

回顾与特战部队的接触,徐世丰则说,15年前接收树攀绳索技术时,就认为这样的技术绝不能只用在攀树体验,对于救难、国军特战绝对有大用;而「散木团队」刚开始接触的都是民间救难大队,接着遇上消防队、国军联合救灾,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牵上线。

为配合特战部队作战、任务需求,散木团队从着装模式到课程内容,都为特战官兵量身打造。徐世丰强调,军人重点是带枪、手榴弹及子弹等,其余器材要少、轻便,又要安全有效,因此渐渐研发出一套军方专有的训练系统及配备,器材虽然简单,全是国际认证的,方法则是自己研发、独有的,才不会受制于其他国家。

徐世丰并谈及,此次「滨海城镇要地行军训练」中,要让特战部队从外墙直接单绳突击5层楼的大楼,这技术目前其实很难突破,但当下一个灵感,直接利用抛绳枪完成架绳。他也说,这次的经验对于消防、救难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突破,一般救灾必须从一楼逐层向上,如今能直接将绳索打上楼顶架绳,让救难队能迅速到达楼顶救下受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