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长江对话
4月24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协办的“绿色发展长江对话”活动在宜昌市举行,对话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共话长江母亲河之变,共谋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策。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韩保江分别进行主题演讲。宜昌市委常委徐伟营就宜昌市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做法进行主题汇报。
活动中,经济日报社向宜昌市猇亭区授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调研点”。活动还进行了圆桌对话,长江沿线四川宜宾市、湖北宜昌市、江西九江市、安徽马鞍山市、江苏南通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推进协同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本报摘登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深刻认识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为我们牢牢抓住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产业变革、体制改革等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产业变革均取得重要进展。包括科技在内,我国国家实力实现整体跃升。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加速期的战略全局,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本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包含科学发现、技术(产品)创新和产业变革三个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激发的环节。科学发现是科学家通过学习、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式,揭示自然界和人类未知事物的过程,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新的科技和知识创新应用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过程,是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的应用。产业变革则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稳定可持续地应用于各种产业,并培育和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过程。
发挥科技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源作用,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遵循科学规律,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加快重组和建构国家科研战略力量,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加快科研活动协同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优化基础研究布局,围绕国家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部署重大科学问题。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并将转化成果不断市场化、产业化。要鼓励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以需求引领科学研究,以科技成果应用带动科学研究深化。还要通过连续创新和优化,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逐步实现新产品市场化、产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重大产业变革,形成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消除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应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切实调动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积极性和使命感,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科学、知识、人才的氛围。健全知识、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体制机制,更好体现科学、知识、技术、人才的价值,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改革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既支持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基于科学规律的自由探索,也鼓励他们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尽可能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将科技成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防止简单地为评职称、发论文而开展研究。
完善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依据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的贡献,合理确定其在科技成果中的产权份额,允许其依据科技贡献分享科技成果转让的收益,并予以一定税收优惠,打消科技工作者在分享成果时的各种顾虑。
宜昌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世界水电之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人文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绿色能源、绿色化工、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在湖北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地位。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型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跃升。
(作者马建堂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用好数字技术推进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绿色发展并非短期问题,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伴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顶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资源、能源需求与环境生态容量约束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向世界承诺“双碳”目标,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与关注。从多方面看,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都是一项长期发展要求,无论何时都不会放松。只有既能绿色、又能发展,才是长期可持续的战略。
具体到长江沿线地区,要想同时做好实现长江大保护目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这两点,需要把环保减排、增绿发展统一起来。一个重要支撑是数字化转型和全方位数字化发展。用好数字技术,减排就是发展;用好数字技术,增绿就是发展。
数字技术助力全场景、全链条绿色转型与发展。只有引入数字技术,促进绿色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相统一的增长,才有了真正的抓手。
一方面,数字技术能使全场景、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实现绿色转型与发展,在能源结构变革、生产端和消费端节能减排等各个场景都需要进行大量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数字技术作为绿色转型关键技术,将发挥重大作用。
比如,数字技术在能源生产领域,提升源网荷储全环节协同互动的潜力巨大;在工业领域,可帮助传统行业降低能耗,实现精益生产;在建筑领域,可应用于设计、建设、运营等不同阶段,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能耗;在交通领域,可提升交通网络的运输效率,减少碳排放,实现智慧交通;在碳管理方面,可在碳排放数据的获取、传递、存储、统计等方面提升精准性和便捷性,帮助实现碳资产管理和碳排放追踪的数字化。
又如,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环境保护监测。长江禁渔最初是监测方与捕鱼方互相“打游击”,现在加入全物联网系统后,无论白天、夜晚还是大雾天气,都可以精准监测。数字技术助力环境生态监管高效精准。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促进增绿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一定要增绿、减碳两条腿走路,增量与存量统筹,走一条新技术驱动的绿色增量逐步扩大并替代灰色存量的转型之路。
要靠创新型增量替代减碳。依托低碳、零碳等绿色技术替代,保证新增产出有显著减少的碳排放,从而稀释总产出中的碳排放浓度。要形成新型全国和区域性减碳责任体系,将创新型“碳替减”纳入碳减排的核算体系,既鼓励减碳,更鼓励扩绿,确保形成绿色增长双重动力机制。在减排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产业,使产能收缩能够被抵消。
(作者江小涓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
重视项目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本质区别在于,新质生产力以绿色为底色。新质生产力的“质优”,很大程度体现在绿色发展上。必须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践,是把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落实、落地、落细。立足制度建设,将成本效益分析纳入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序列,是最基本、最深刻、最适用的路径或方法。
凡是涉及发展的投资项目,无论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总要付出相应代价实现发展目标。不计局部得失,必要时宁肯以局部的损失换取全局目标的实现,固然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但必须认识到,这一基本原则隐含的条件是:就全局而论,项目效益终归要大于项目成本。
这些年,虽然对于环境气候问题的关注度提升了,甚至在不少地方对危害环境气候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但是对于如何全面准确地计量环境气候成本并将之纳入项目评估进程,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尚未将包括环境气候成本在内的成本效益分析正式纳入制度体系,这一短板漏项应当及时补上。因此,在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中,无论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都应当明确添加一道程序——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只讲效益,不讲成本,或者只论证可取得的效益,不论证因此付出的成本。
如果将成本效益分析付诸经济工作实践,一个极其重要的成果便会显现:那些效益看起来不小,但扣除包括环境气候成本在内的所有成本后可能微不足道甚至得不偿失的项目,便可被过滤掉。那些表面看起来很重要、很必要,但存在环境隐患,甚至有可能危及环境气候安全的操作,便可被排除掉。绿色低碳转型将进一步落实落地,资源配置效率会得到明显提升,从而更契合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完整、准确、全面评估项目投资得失,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成本效益分析是绕不开、躲不过的,必须摆上制度建设日程。凡事要问环境气候成本,凡事必做成本效益分析,这事关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应成为贯穿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原则。
(作者高培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找准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从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提出的原创性概念。
从驱动要素看,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新”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推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技术进步以及数据等投入驱动,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从发展路径看,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种具有质变性质的生产力,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在科技革命中形成;二是由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催生;三是由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
从发展结果看,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质”主要体现在质优、质变。高科技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知识技术密集;高效能表现为投入产出效率高;高质量是指其发展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既要以创新推动生产力大幅提高,也要实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找准着力点。其一,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尤其是链主型大企业。
其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生产力的最重要提供者是企业,没有资本、企业和产业作为媒介,科技将难以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
其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
其四,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其五,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研、教育、分配特别是人才评价和管理机制改革,真正给科研人员“松绑”,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作者韩保江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守护生态美推动产业新
宜昌地处三峡门户、川鄂咽喉,是长江中上游分界点,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万古奔腾的长江,塑造了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风貌;孕育了“屈原求索、昭君出塞、三峡移民”等厚重人文;造就了“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的发展热土。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56亿元、首次跻身全国城市50强。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6年来,宜昌牢记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殷殷嘱托,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综合奖,宜昌再现水清岸绿、江豚逐浪的生态美景。
宜昌积极顺应发展之变,持续推动“产业新”。聚力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旧烟囱一根根倒下,新产业一个个崛起。宜昌磷化工持续向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攀升,兴发集团研发的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磷酸打破国外封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游轮、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相继在宜昌启航;数字经济欣欣向荣,正加快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智算中心。6年来,宜昌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用“清澈的GDP”向长江作答。
宜昌大力探索共富之路,深入挖掘“生态金”。殷实的生态家底是宜昌最大的发展优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创新探索点“绿”成“金”新路径,在湖北率先开展GEP核算,完成全省首例水权交易。越来越多的地方和群众吃上了生态饭,“三峡风光”享誉世界,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四季鲜橙”畅销全国,仅秭归县就涌现出12个脐橙“亿元村”;“五色宜茶”美名远扬,让乡村因茶而美,农民依茶而富。
同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面向未来,宜昌真诚希望与沿江城市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熊征宇系湖北省宜昌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