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委封杀刘静怡的讯号
(图/本报系资料照)
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全数遭立法院封杀,应是史上最惨烈的一次。赖总统罔顾国会政治现实,加上宪法法庭实质废死的判决引发民怨,又打脸国会改革法案,让在野党立委群情愤慨,而被提名人多数支持废死,政治立场鲜明又有酬庸疑虑,直接拉满仇恨值,24日的投票结果并不意外。但民进党团大动作封杀刘静怡,不仅充满逻辑矛盾,更可能成为日后继续瘫痪宪法法庭的罪魁祸首。
就此次结果而论,刘静怡因民众党支持,是唯一可能通过的被提名人,最后却遭自己人背叛。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表示事前已与总统沟通,希望能尊重国会自主决定,但封杀的理由是她一路骂民进党。这反而清楚透露出民进党团行使大法官同意权的标准,完全不在于学识、专业、捍卫的价值等,他们只关心被提名人是否听话,是否忠于民进党。
不只如此,党团更做出投同意票就开除党籍的处分,这已是最严重的党纪处分;提名的总统没事,同意的立委却要开除党籍,这不仅在警告党籍立委不要心存侥幸,更是向赖总统传达明确的讯号,那就是民进党团不会支持一个不听话的,会批评民进党的大法官;也告诉赖总统下次别再提名类似刘静怡的人选。
那有趣的是,如果赖总统要再次补提名缺额的大法官,他到底要继续依照自己想法提名,甚至不惜硬杠民进党团?还是要向党团的立场低头?
但现实是残酷的,赖总统补提名人选想要通过,必须提名在野党较能接受的人选,但这次投票结果,恰好反映出朝野审查标准的南辕北辙。赖总统未来补提名人选若向在野立场靠拢,在野党未必埋单,但民进党内部可能先引发茶壶风暴,最后搞得里外不是人;但提名若倾向民进党团传达的立场,结果可能再次惨遭在野党联手封杀。
当民进党全党上下结合侧翼与青鸟,不断批评《宪法诉讼法》修法瘫痪了宪法法庭,但可能正因民进党团封杀刘静怡之举,让未来赖总统补提名时,承受党内压力而不敢往中间靠拢,甚至还会提名立场更加极端之人。民进党团封杀刘静怡的决定,无疑把赖清德总统推进难解的矛盾困境,也让人数不足的宪法法庭更难解套。
大法官释字632号解释清楚阐明,总统应适时提名继任人选咨请立法院同意,立法院亦应适时行使同意权,以确保宪政机关正常运作。大法官人数不足让宪法法庭无法正常运作,不是立法院单方面的责任,更不是永远不能化解的问题。补提大法官人选是总统责无旁贷的宪政义务。总想把责任推给别人,赖清德别忘了自己才是真正能解铃的系铃人。(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