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无人机 稳居世界第一梯队

隐形无人机。

大陆军事专家傅前哨。

黄鹄科技总设计师宋影松。

SD-10A镭射反无人机系统。

无人直升机群。

在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上,无人机无疑是一大亮点。

作为大陆军民融合发展的一大视窗,今年航展特别增开了无人机馆,用于集中展示无人机发展成就。突出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新材料碳纤维 广泛运用

和传统铝合金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抗疲劳断裂性能好、耐腐蚀、尺寸稳定性好以及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型等优点。正因如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无人机制造已是大势所趋。此次航展,不少参展无人机的旋翼、外壳和结构连杆等部件,都是由碳纤维制造;机身壳体也从原来的以金属为主,过渡到如今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共存。

本次航展中的无人机在机体结构上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充分反映出大陆在无人机材料、机体结构整体化设计、分析和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提高。

无人直升机 异军突起

往届航展展出的无人机,多以固定翼和中小型旋翼机为主,而今年展出的无人直升机数量大大增加,有异军突起之势。

从性能特点上看,与有人直升机相比,无人直升机具有无人员伤亡、体积小、造价低、战场生存力强等特点;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无人直升机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朝任意方向飞行,其起飞着陆场地小,不必配备复杂、大体积的发射回收系统,灵活性大大增加;和中小型旋翼机相比,无人直升机具有滞空时间长,载荷量大的优点。

从任务能力上看,在军用方面,无人直升机既能执行各种非杀伤性任务,又能执行各种软硬杀伤性任务,包括侦察监视、目标截获、通信中继乃至火力打击等;在民用方面,无人直升机在大气监测、交通监控、资源勘探、森林防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今年的航展中,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TD-10就是无人直升机的代表之一。据了解,TD-10是该公司在研的一型15吨级无人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5吨,最大商用载荷5吨,其采用的无轴承旋翼技术,大幅减少机械零部件,构造简化,零件数目减少约50%,重量下降超过20%,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寿命。该型无人直升机可在岛礁、高原和山区等复杂环境使用,可进行大载重战场运输,提升战场机动作战和持久后勤保障能力。

隐形无人机 技术大突破

隐形技术在军事上的巨大潜力,受到世界高度重视。目前,新一代多用途、隐形无人机的研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空军新的研究和发展之重点。大陆新型隐形无人机,在隐形性能、生存能力、作战主动权方面正在不断提高。

本届航展中,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航空工业和航太科工展出的两款无人机。它们都采用了类似美国的X-47B的飞翼布局、背负式进气道,具有十分显著的隐形特征。这种隐形无人机很适合执行隐蔽的空中侦察监视任务。据航太科工工程师介绍,隐形无人机将用于对高威胁作战环境中的重要目标进行战略和战术近距离侦查,最大起飞重量约为3000千克,具有高隐形、长续航、全自主、低成本和大作战半径等特点。

反无人机系统 崭露头角

目前,无人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如何对无人机进行有效管控成为一大难题。国外已有利用小型无人机进行情报搜集,乃至采用「蜂群战术」,渗透并攻击目标的战例出现。在安保、军事等方面,无人机威胁日益增高。今年的航展上,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无人机,不少反无人机系统也崭露头角。

比如成立于2010年的黄鹄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SD-10A镭射净空系统,就是一款专门针对无人机的利器。黄鹄科技总设计师宋影松介绍说,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光电技术,通过雷达搜索初跟踪、光电系统精跟踪、高能镭射精确打击,几秒钟之内就能将小型悬翼无人机击毁。

大陆军事专家傅前哨专门对这款产品进行了点评,「该系统具有回应快速、光速打击、直线作用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可广泛应用。在军事上既可用于反侦察,对数十公里范围内的高低空无人侦察机的光学相机实施全屏窜扰干扰、深度饱和干扰和对侦察相机进行物理损伤,使其失去侦察功能,也可用于无人机蜂群防御、要地低空防御和镭射拦截;在民用上,既可对使馆、核电站、油库、政府大楼、博物馆等重要场所实施低空无人机防御,也可用在民用机场,驱赶鸟类,还可制止民用航线上的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瞎飞』,显现出极大的使用价值。」

大陆国产无人机技术水准越来越高。正如歼-10战机首飞试飞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无人机总飞行师雷强表示,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无论是技术还是产量都有很大提高。可以说,目前大陆无人机发展的脚步,已赶上以色列和美国等传统无人机强国的脚步,已处于世界第一梯队。(霁远、杨涛、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