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公司完成首例人腦植入晶片 癱瘓者可用意念操作電腦
脑机介面人体试验制表╱高诣轩
特斯拉(Tesla)电动车老板马斯克(Elon Musk)29日晚证实旗下大脑晶片新创公司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脑植入晶片手术,而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该项科技除了未来可能造福巴金森氏症等疾病病友,让四肢瘫痪者运用意念操作手机、电脑,马斯克也放眼实现「心灵感应」,让人们不用开口就能用思想沟通,甚至可能用来把脑中记忆「备份」,日后「下载」到其他人机身体。
虽然这项手术详情及受者身分皆不明,但马斯克在社群平台X贴文强调:「初步结果显示神经脉冲(Neuron Spike)检测颇有希望。」
可望治疗渐冻症、帕金森氏症
每日邮报报导指出,马斯克创立Neuralink,希望透过大脑晶片植入来治疗渐冻症(ALS)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期望有朝一日实现人类和人工智慧(AI)的共生关系。
Neuralink之前已将晶片植入猴子和猪只身上,完成多次动物临床实验,去年5月获得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并于9月宣布进行人体试验,以评估大脑晶片安全性。
人体试验40岁以下瘫痪成年人
虽然首位植入晶片的患者身分并未公开,但根据马斯克传记作者万斯(Ashlee Vance)在彭博社(Bloomberg)的报导指出,Neuralink首次人体试验的理想人选为「40岁以下、四肢瘫痪的成年人」。
手术开颅 机器人定位置放晶片
万斯还透露,手术需要先由外科医生花费数小时为患者开颅,再操控机器人将晶片置入控制双手活动的大脑区域,则另需25分钟,万斯表示:「目标是证明晶片植入患者大脑特定部位后,可以安全收集有效数据。」并强调:「这是Neuralink将人类思考转化为电脑可接受指令,至关重要的一步。」
Neuralink释出影片,显示机器人将多条细线植入试验用材质;这些线可协助传输大脑讯号。(路透)
马斯克29日表示,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28日进行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美联社)
Neuralink首度公开「脑机介面」开发计划时,表示目标用途是帮助瘫痪者用想法操控科技产品。不过在2020年的一场展示会上,马斯克提及所谓「心灵感应」(telepathy)构想,能让两人藉科技协助达到心灵相通。
未来脑中记忆也可「备份」下载
马斯克当时更说,未来人们将可望储存记忆的备份,并重播这些记忆,甚至「你可能可以下载它们(记忆)到一个新身体或机器人机体」。同年,马斯克示意人们将可透过晶片达到无声沟通,也预见人类和人工智慧(AI)间形成「共生」关系。
万斯则透露,马斯克在涉及大脑晶片植入的「脑机」(brain-machine)科技上,还面临两家公司Synchron和Onward的竞争压力,而且前者移植技术不用进行危险的开颅手术,显示Neuralink仍需急起直追。
然而Neuralink特殊计划总监、也是马斯克双胞胎孩子的母亲西冯‧齐莉丝(Shivon Zilis)以Space X连续发射失败的经验为例强调:「前三枚火箭都炸毁,绝非我们可以承受的选项。」
而且近年来神经科学家对于人脑晶片技术恐有违反伦理的疑虑,同时专家也警告,即使大脑晶片被证明是安全可靠,但Neuralink仍可能需要耗费十多年时间,才能取得商业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