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访陆》参观抗战馆 提胡锦涛曾这样说国民党军队

前总统马英九(左)率大九学堂青年学子一行,今天(8日)上午由大陆国台办副主任潘贤掌陪同,参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蓝孝威摄)

前总统马英九率大九学堂青年学子一行,今天(8日)上午由大陆国台办副主任潘贤掌陪同,参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马英九在参观抗战馆时,引述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在抗战60周年提到「正面作战是国民党军队、敌后作战是共产党」。对于有观点认为《开罗宣言》只是新闻稿性质,并非国际条约,企图借此证明「台湾地位未定论」,马英九重申,这么讲的人,完全没有国际法常识。

当马英九一行抵达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陪同讲解,首先感谢马英九对抗战史的重视。马英九回说:「那当然,台湾人没有缺席对日抗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是全大陆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不过,这座抗战馆书写对日抗战的角度,是从共产党的史观出发。2014年7月7日七七事变77周年,已故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当年参观时,还曾当场向导览员抗议。

马英九参访时,引述大陆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对日抗战60周年活动中提到「正面作战是国民党、敌后作战是共产党」。当时胡锦涛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展馆内有一幅照片,摄于1943年11月25日,画面上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会后在1943年12月1日发表对日作战的新闻公报(Press Communiqué)通称「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外界有观点否定《开罗宣言》的有效性或存在性,认为只是新闻稿性质,并非国际条约。马英九驳斥,「《开罗宣言》也出现在日本、美国和联合国的条约集,这是跑不掉的,有人说那不是条约,只是历史性文件,那是完全没有国际法常识的人!它当然是条约!」

导览员向马英九介绍当时台湾民众参与对日抗战的历史。馆内陈列了当时原住民赛德克族人和台湾汉人所使用的刀具。马英九说,「当时日本军队数量比我们多很多人,但还是用毒气来攻击。」

回望历史,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但台湾与对日抗战历史的连结,在电影「赛德克巴莱」中,也重现原住民捍卫家园牺牲的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