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觉明献MV初体验 谢谢20年老友陈升「买一送一」
麦觉明导演(右)与陈升是20年老友。(大麦影像传播工作室提供)
以行脚节目《MIT台湾志》获得无数金钟奖的知名制作人与主持人麦觉明导演第二部纪录长片《山椒鱼来了》至今戏院包场已逾70场,预售票房破150万。上映前夕也推出由陈升演唱的电影主题曲〈MORNI〉MV,麦觉明与陈升从《MIT台湾志》至今已是20年老朋友,更献出麦觉明导演的MV初体验。陈升的最新专辑《他乡》主题讲得就是友情、就是老朋友,「和老麦初相识他就带我上玉山,虽然那一趟有够辛苦,但确定这个朋友是一辈子的,〈MORNI〉魔鲵的灵感是他给我的,MV可以留一个纪念,但他在里面扮演的角色非常值得期待!」
提及二度邀请陈升为电影创作主题曲的过程,麦觉明导演表示《山椒鱼来了》原本是邀约一首歌,但是跟陈升聊电影、聊故事后,陈升提出会写两首歌,陈升说:「因为山椒鱼从遥远北方来到台湾,和我的专辑『他乡』都有日久他乡成故乡的故事内容,尤其是牠住在山的那一边、气温寒冷的地方,有很多想像。」麦觉明导演开玩笑说:「没想到陈升让我买一送一。」
2首电影歌曲中,主题曲〈小辫子〉灵感来自听麦觉明导演聊山椒鱼,就想到有尾巴的青蛙,或是尾巴绑着一条小辫子的小清新,因麦觉明导演提及希望像〈风筝〉一样自由的曲风,写着写着就成了情歌。麦觉明导演表示在电影中播放歌曲〈小辫子〉时,剪辑一段完全没有现场音和旁白,都是高山大景、四时节气以及高海拔花草物候变化的地方,就是希望让大家看到山椒鱼生长的环境(山椒鱼的家),尤其在雪地溪畔准备开始繁殖,又是一个生命诞生的开始,呼应歌词里:「住在山的那一边、来自遥远的北方。」
片尾曲〈MORNI〉曲风则是快乐一点,歌名取自山椒鱼的别名「台湾小鲵」,因为牠是古生物、存活到现在,听起来很魔幻,魔鲵、魔鲵,又唱成了Good Morni。歌词里「哪有人第一次见面就放了那么多电,肯定是我在人世间的第一个春天」就是想像研究人员翻开石头和山椒鱼初次见面的第一个感觉。麦觉明导演补充将较轻快的〈MORNI〉摆在电影最后的用意,不想让最后的观影情绪陷入哀伤,因为一个生命结束了、另外一个心跳声正在开始,希望大家觉得这个研究调查还是可以继续下去、是有希望的,也特别要提醒大家片尾有彩蛋,一定要看到最后才离开戏院。
跟麦觉明导演认识多年的陈升,被问及看完电影后会想再跟麦导上山吗?陈升笑说:「看电影比现场看到的还清楚,而且不必上高山,一次看到全世界只有台湾才看得到的5种特有种山椒鱼。尤其是,不至于打扰到牠们的家。」也透露对电影中同时存在着生命的诞生、发现,以及殒落印象深刻,希望两首主题曲搭配电影能更深入人心。该片将在本周五(10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