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三聯埤 埤塘秘境 美如童話

位于苗栗三湾乡北埔村的「三联埤」,主要由下池观音埤、中池李屋埤与上池大荒埔埤,三个埤塘连接而成,原是失去灌溉功能长期荒废的埤塘,经过农村再生工程,不但保留老树,还采取自然工法,除了高架栈道还设置生态土沟,营造出自然且丰富的生态栖地环境。

中池 [李屋埤],目前水源引自永和山水库,高架栈道除了维护游客安全,还能限制游客活动范围,以确保生态不会受到太多人为的干扰。

整修后的李屋埤,埤塘秘境美如童话,绿树映衬 蓝天白云,湖光水色让人心旷神怡。

苗栗县三湾乡北埔村在苗栗开垦史上占有相当地位,早在清嘉庆 22年 (1817),即由陈仰松等四人完成开垦。因为地形关系,灌溉水源至此处已是末端,水量时多时少,为了农事需要,村民挖地夯土筑埤塘贮水,有些依地形而建,有些则利用农田而成,埤塘大小不一,曾经多达上百口,这些由先民自清代一凿一斧构筑的人工景观,具有时代的创造意义。

夹道的落羽松与扶桑花为红栏曲径增添绿意,花丛间大凤蝶翩翩飞舞,这时微风吹来,让人短暂忘记当空的烈日。

野姜花的构造相当独特,仔细观察野姜花花朵,在花朵正面,你会看到三个花瓣,中间的花瓣比较宽大,中间还分裂为二,称为「唇瓣」,这三个花瓣,事实上都是由雄蕊退化而成的「瓣化雄蕊」,真的花瓣则以「丝状构造」 (二条) 隐身在花朵背后,至于唯一一枚有生殖能力的雄蕊,则和雌蕊柱头合生。

较少见的橘黄花色野姜花

边坡挡土墙采取自然工法,以砌石驳坎、植生护坡、草沟等搭配,减缓池体陆化,维护自然环境。

青苎麻,叶面翠绿粗糙,叶背却密布白色绒毛,绿白反差,故又被称做天青地白草。青苎麻叶片捣碎后的汁液,混合糯米粉可做成有特殊香气的草仔粿 (常见的粿皮有三种材料:艾草、鼠曲草、青苎麻),原住民则使用青苎麻茎干的纤维制作织品。

上池 [大荒埔埤] ,水源来自自然涌泉。

池中央特意放置枯木,让水池中的台湾斑龟爬上树干晒太阳。

埤塘步道旁种满「春不老」,原产于台湾离岛的兰屿与绿岛,分类上属紫金牛科,因此又称为「兰屿紫金牛」。

回到中池 [李屋埤],走人车分离的埤塘步道。

水岸步道的生态凉亭

[观音埤] 位于产业道路下方,目前闲置完全干涸,且杂树丛生一片荒烟漫草,已不复见当年景观,产业道路边坡有贴磁画,记录埤塘湿地景观。

三联埤,如何去:苗栗县三湾乡北埔村下林坪52号 (山城休闲农庄,苗五线往北前行 50公尺,可见三联埤入口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