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努力变废地为良田

参考消息网7月15日报道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7月12日报道,随着粮食进口飙升至创纪录水平且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在国内生产更多粮食。这促使高层官员集中关注这项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

尽管中国不太可能很快退出全球市场,但其致力于粮食安全的决心是明确的。中国第一部粮食安全保障法上个月生效,旨在加强促进国内粮食生产的努力。这部法律完成起草并获得通过,凸显了这个问题的紧迫性。

中国农业大学专门研究土地问题的教授孔祥斌说:“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不可避免的选择,这是最基本的安全问题,也是主权问题。而耕地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东西。”

孔祥斌估计,中国有600多万公顷的休耕土地。除此之外,大片土地由于污染或盐度过高而无法使用。经过多年的研究,中国已经开始在解决最后一个问题方面取得成功。

例如,山东省的一个村子距离黄海不到20公里,这里的土壤含盐量今天仍然很高。连续几代农民被迫忍受微薄的收成,或者远离家乡去找工作。

现在,借助于一种开创性的方法,村里的田地在今年5月已经长出一排排齐膝高的小麦,最近刚刚收割。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松解困住盐分的致密土壤,将盐分从土壤中冲洗出来。如果可以复制,这项技术可能会改变中国国内谷物和其他作物的生产。

中国可利用的盐碱地面积几乎相当于奥地利的国土面积,约占中国耕地面积的6%。由于传统的灌溉方式和气候变化,盐碱地在黄河沿岸蔓延。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含盐土壤面积至少占全球耕地面积的10%,还有超过10亿公顷的土地面临风险,“对这些土壤的可持续管理对于满足粮食需求至关重要”。

中国农业大学的胡树文教授在北美从事生物材料研究多年后,开发了上述处理盐碱地的方法。胡树文团队的研究人员说,自土壤经过处理以来,产量增至原来的三倍,与普通麦田的水平相当。

胡树文的团队已经在中国各地改造了超过13.3万公顷的盐碱地,他们计划今年再改造约2.7万公顷。

被改变的不只是盐碱地。重庆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众多尝试将闲置矿区改造为农田的公司之一。

总之,有迹象表明形势正在好转。中国政府2023年表示,中国的耕地总量在过去两年有所增加。(编译/卿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