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后龙镇水尾社区 重新打造旧时牵罟小路

后龙镇水尾里独有的「牵罟路」,现已画上全新彩绘。(谢明俊摄)

后龙镇水尾里独有的「牵罟路」,现已画上全新彩绘。(谢明俊摄)

后龙镇水尾里独有的「牵罟路」,现已画上全新彩绘。(谢明俊摄)

牵罟路旁的罟寮,加上很具现代感的鲜黄色。(谢明俊摄)

后龙镇水尾里独有的「牵罟路」,现已画上全新彩绘。(谢明俊摄)

后龙镇水尾里社区内到处可见渔村生活彩绘。(谢明俊摄)

后龙镇水尾里社区请来彩绘师,帮社区画上渔村生活彩绘。(谢明俊摄)

后龙镇水尾里是靠海的一个小村落,过去水尾当地的讨海方式,就是靠着牵罟,集合村里人的力量,向海讨一些渔产补充吃食营养,或是卖些钱换点物资,村里有一条「牵罟路」的小巷,过去村民就是由此扛着罟网到海边作业,是耆老们共同回忆,现今水尾里的中生代想要继承这个传统,重新打造往日的牵罟路,让大家可以一窥先民的讨海生活。

水尾里从「水尾」这个名称就可知,来台先民们是把这里认定是穷山恶水,过去村里的田种的多半是花生、番𫉄等旱作,要不然就是凭借靠近海边,靠海吃海,以前只有竹筏的年代,村里人只能发展出牵罟的方式,来向海讨一碗饭吃,水尾牵罟班就成了当地最夯的共同企业。

牵罟的罟网大小不一,但多数罟网至少长达2、300米,加上两端各数百米长的牵索,每次搬运罟网起码都需要6至8名壮汉,以大竹杠挂着罟网,大家合力擡到沙滩上,为了方便擡运罟网,水尾村里辟出一条小路,以直线最短的距离走到海边,村里人就称这条路为「牵罟路」。

罟网不下海时,得找一个地方挂晒保管,这地方就叫「罟寮」,除了保管罟网,这个罟寮也是工作间及聚会场所,村里人家缝补罟网时,就群聚罟寮内聊天话家常,但随着牵罟渐次被淘汰,罟寮也废弃颓倒了。

水尾里有一个全苗栗最后的牵罟班,老班长洪竹胜去年底完成最后一次牵罟示范后,表达退休意思,引起了村里中生代的担忧,水尾里这项最有传统的技艺恐将失传,在里长梁清文、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方健忠等中生代发起下,组成新的牵罟班,还斥资购置新的罟网,整修新罟筏,在上个月正式下海牵罟,正式承接这项传统。

为了重现旧时水尾牵罟生活原态,梁清文并找来彩绘师傅,重新打造亮丽的牵罟路,将牵罟路沿线全部彩绘,并找来废弃的货柜,建成旧时的罟寮,不只让老人家回味过往,也让来自各地的人可以重见牵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