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容点自主性高 几乎满床

广安居是北市社会局公办民营的街友收容据点,占床率至少8成以上。(谢佳君摄)

北市府欲改造艋舺公园,周边居民担心原本在公园内生活的街友,将被迫四处睡觉,冲击社区、商圈环境,安置、收容街友方式再次引发讨论。目前公办收容据点老旧、设门禁管理,街友安置意愿不高,而民间收容据点夜间没门禁,隐私性高,几乎都满床。

在街友自立前,首要之务是提供暂时收容的避风港。目前北市除有公办民营广安居、公办公营圆通居,还有民间社团台湾芒草心慈善协会设置中继收容据点。

位于大同区的广安居有40床,男街友4至8人一房、女街友8人一房,24小时管理且有门禁。广安居主任吴慧盈表示,为建立生活习惯,除订定作息表,白天即使没外出工作、求职或就医,也须在公共空间参与安排活动,平均收容3个月,占床率8成以上。

在新北市中和区的圆通居达84床,一房可住10余人,北市社会局社工科长邱庆雄表示,圆通居大多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行动不便的老弱街友,加上建物老旧难翻修,约只住满一半。

看到公办据点困境,芒草心协会在政府补助下,设置街友收容据点为男性2至4人一房,女性1至3人一房,总共可收容20人,因同房人数少、隐私性较高也降低摩擦冲突,几乎都满床。

芒草心秘书长李盈姿指出,一般人不想被管,街友也是,白天没有驻点管理人员,夜间无门禁,若白天完成和社工约定好的上班、求职、就医等事项,其他时间可待在房间,自主性和弹性都较高。

她说,美国近几年尝试提供单纯居住空间,只有社工固定探视,因为人不太可能一辈子无所事事,当街友不再烦恼住的问题,即便整天抽烟喝酒,有一天也会开始思考做点什么事,或许是台湾面对街友时可参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