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鸭霸国会的时代结束了

(图/达志影像)

民进党2024选举,有多达10位现任立委连任失败,包括曾任党团干部的郑运鹏、刘櫂豪、罗致政等。当时就有评论预测,本届民进党党团运作会因青黄不接而出现状况。果然,从近期的8位绿委总质询集体旷职的「迟刻魔」事件中,就一览无疑。

该事件起因于绿委陈亭妃于下午的总质询里,因不知什么比一个会期才只有一次质询行政院长的机会更重要的事,临时将口头质询改为书面质询,造成后续全部立委赶场不及,全数跳号。

绿营明面上将责任怪罪于院长韩国瑜,但从议事规则来看,由于在场没有任何立委可提程序发言,请求休息,来暂缓韩依照《立法院议事规则》第29条,唱名3次不在场视为弃权的作法,因此实际上,造成多位绿委迟到缺席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民进党现场并无任何党团干部、轮值委员来因应紧急情况。对议事质询的偷懒、对监控议场动态的偷懒,正是造成这次绿委迟刻魔的关键原因。

而在立委个人表现部分,根据TPOC台湾议题研究中心从2月1日开议至今的声量数据,前十大立委入榜,国民党4位、民进党4位、民众党2位,绿营表现看似合理。但从声量好感度来看,黄捷0.49、王定宇0.36、吴思瑶0.23、柯建铭0.22,4人平均0.32。反观国民党罗智强0.61、韩国瑜0.6、徐巧芯0.36、傅崐萁0.27,平均0.46。显示绿营在声量好感度部分,确实输蓝营一大截。

在议事程序上接连出包,整体网路评价也表现不佳,可以说让过去8年拥有行政权,及在立院挟着人数优势,无往不利的民进党跌了一大跤。过去在野时期,民进党曾靠着强力议事攻防成功获得执政权,反倒是国民党,因为长期执政,即使在野,却时常被评为不会当在野党、过于温吞不够有力。

如今风水轮流转,国民党在野8年后养成一批从幕僚、基层出身的民代,展现强力的监督力度;民进党则由于长期用人数优势来辗压,缺少深层次的议事与舆论攻防,如今在立院沦为少数后,呈现攻防失据的情况,开议至今多次陷入被动守势,获得负面高声量。

更重要的是,被喻为「永远的总召」,最熟议事攻防的绿委柯建铭,包括总声量第6、好感度最低的表现,已失去运筹帷幄的功能,而必须要自己跳火线,冲锋陷阵,从总召变成「冲组」。从柯变成陈其迈、段宜康,其实就反映出当前民进党团分工失能、缺兵少将的困境。

面对蓝白在野阵营的崭新战力,绿营在立院步步退守的表现,无疑宣告从党外、在野到完全执政,民进党纵横国会的时代已然结束。(作者为中华青年公共参与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