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征求意见,5000亿互换便利落地 | 财经日日评
点击图片▲欢迎报名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草案共9章77条,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草案坚持把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把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综合央视网)
|点评|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早已引起市场各方热议和关注,如今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重要性,无须多言。遗憾的是,近年来由于一部分民营经济身处艰难困境,平台经济引起诸多物议,网络上总有些所谓的“意见领袖”趁机蹭热点,污名化民营企业,攻击民营企业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更令人反感的是,有人刻意抬高国有经济打压民营经济,给人造成“国进民退”的错误印象。凡此种种,都是对社会、对国家发展的不负责任之举。民营经济不需要特别对待,但没有平等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就难以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与重要性。因此,出台专门法律,落实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议题。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表明距离这部专门法规正式出台已为时不远。
涉及个人信息公共数据将脱敏处理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10月9日,《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发布。《意见》从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规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推动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17项具体措施,一大批高质量的公共数据将陆续供给出来。
《意见》强调了要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推动有序开发利用。特别是重申了应当保密的公共数据不予开放,严格管控未依法依规公开的原始公共数据直接进入市场,严禁运营机构未经授权超范围使用数据。对于其中涉及个人信息的公共数据,要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脱敏和匿名化处理,避免侵犯个人的信息权益。(澎湃新闻)
|点评|《意见》是关于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对今后公共服务与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公共数据一般掌握在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手里,以往这些数据并没有得到优化和有效利用,随着政府部门数字化改革与服务的推广,其市场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交警部门将道路管理信息打包交给商业公司,商业公司拿着这些数据就可以优化地图与提供各种道路服务。但到底哪些公共数据可以开放和商用,哪些数据不能开放,都需要从政策层面划出边界。《意见》的发布,将有益于培育市场创新,带动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央行财政部联合工作组召开首次会议
10月9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建立联合工作组,并于近日召开工作组首次正式会议。双方一致认为央行国债买卖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议提出,下一步,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加强政策协同,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在规范中维护债券市场平稳发展,为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提供适宜的市场环境。
2024年9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相比8月央行净买入1000亿元国债,9月央行的净买入力度骤然“翻倍”。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央行的操作很透明,人民银行网站都是公开的。央行也在会同财政部,共同研究优化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华尔街见闻)
|点评|央行与财政部成立联合工作组,释放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积极信号。财政部年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程顺利,为扩大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了增量资金来源。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公开买卖国债的操作,给市场释放增量基础货币投放,同时尽可能保持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曲线不出现单边走势,维护债市稳定。
未来大概率仍将有增量国债发行计划,动辄上万亿的国债发行量,无论是对债市还是货币市场都将产生不小的影响。央行与财政部协同配合,共同研究国债发行速度与规模,能够尽可能减少对市场带来的冲击。
5000亿元支持股市新工具正式落地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公告,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运用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操作规模视情可进一步扩大,这与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的表态一致。
据接近央行人士介绍,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可能会视情况扩大。据了解,央行将通过特定的一级交易商开展操作,通过观察一级交易商名单,可能是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综合央行官网)
|点评|央行5000亿元互换便利刚刚落地,A股早就换了一副新景象。互换便利政策工具,是央行为机构投资者们提供的一个低利率的加杠杆渠道。机构投资者们如果看好后市,想要加仓又没有新的资金,就可以用互换便利工具将自己手中的股票资产作为抵押物,从央行手中换取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再抵押置换为现金加仓。
杠杆交易能够提高未来可能获得的收益,同时放大了自身的风险。例如进行一比一的融资满仓交易时,如果投资标的涨10%,本金就会涨20%,反过来投资标的亏10%时,本金会缩水20%。通常而言,此类工具意在保护机构投资者,使其拥有更多的资金来平稳度过市场非理性下跌时期,而非帮助机构投资者获取更多收益,属于托底类工具。
安徽地产商协会呼吁房企理性制定价格
10月10日消息,安徽省房地产商会近日发布倡议书,其中提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别是头部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好“金九银十”等时间窗口,推出优质项目,提供优质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房展会、推介会等多样促销活动,积极响应百城千企商品房促销活动,不盲目降价,不冲动涨价,为广大置业群众搭建良好的购销平台,切实促进商品房销售。
倡议书呼吁全体房地产企业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号召,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延长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期限、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等,以实际行动促进房屋销售,稳定房地产市场。(澎湃新闻)
|点评|在一系列政策的催化下,国内房地产艰难地迎来了“金九银十”。不用地产商协会的呼吁,各房企都在想方设法地积极去化库存项目。大部分房企在价格的制定上还是以优惠为主,只有极个别房企取消让利,甚至逆向小幅涨价。房地产行业此前的各种限制取消后,市场越来越倾向于由供需决定的市场化定价,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起到的作用远比协会呼吁更加管用。
眼下,很多新建商品房开发商正在想方设法地优化住房体验,取消公摊面积、增加绿化面积、构建社区生态等多种方式并行,意图获得更多购房者的青睐。未来,房地产市场过渡至平稳发展阶段后,提升住房品质将成为多数房企的主要竞争方式。
OpenAI计划重组为公益企业
10月10日消息,上周刚获得66亿美元融资的AI领头羊OpenAI计划重组为一家公益企业(PCB),以防范敌意收购并保护首席执行官奥特曼免受外部干涉。在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该公司目前是硅谷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OpenAI将保留非营利实体的身份,该实体将独立存在并拥有重组后公益企业的股份。
公益企业仍然是营利性企业,但它与传统的营利性公司有所不同。虽然公益企业的目标之一是创造利润并为股东带来回报,但它还需要兼顾特定的社会或公共利益目标。换句话说,公益企业的营运并不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还需要平衡财务收益和社会责任。(华尔街见闻)
|点评|OpenAI经历了高管与员工大换血后,公司结构也终于要发生改变。OpenAI的非营利公司定位在近年来不断受到挑战,技术日益精进的背后是资金需求的膨胀。让AI技术造福全人类的愿景听起来十分美好,愿意为这个目标投入上亿美元的投资者却不多。OpenAI不做出妥协,就难以获得融资,没有融资每年数十亿美元的亏损窟窿就无法补齐,探索AI技术更是无从谈起。
重组的新公司转变为公益企业后,将拥有极强的灵活性。老的OpenAI可以继续以非营利实体为名头,留住那些具有美好愿景的技术人才,而新公司则可以兼顾商业需求与社会公共利益二者的关系。突飞猛进的AI技术究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晰。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技术领先者的OpenAI在商业上保持相对超然立场,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A股大幅震荡新基金建仓时点遭质疑
10月9日消息,随着A股进入大幅震荡行情,新基金的建仓步调已然分化。以首批中证A500ETF为例,大部分产品是从9月30日陆续开始建仓,国庆节后首日10只产品均已建仓,持仓比例在四成至九成不等,但均在这几个交易日里经历剧烈的市场波动。由此,一些建仓动作较慢的产品在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遭到质疑,但从本周三的走势来看,却又成了“焉知祸福”。
9月最后一周成立的权益基金中,不乏出现成立后第二个交易日产品净值波动的情况。截至10月8日,9月初以来成立的58只基金有52只出现净值波动,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表现较亮眼,成立以来回报最高达40%,但也有产品因建仓较晚,暂时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财联社)
|点评|国庆假日过后,股市的走势充分向市场投资者展示了它的风险所在。超预期的政策发布打乱了基金经理们固有的交易思路,重新梳理市场行情,调整投资策略都需要时间。被动指数基金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能做的动作其实并不多,讲究的是一个贴合指数走势,按照追踪指数的成分股比配置即可,所以建仓的过程比较快。
主动型基金则不同,基金经理们的投资标的一般早就选好,挑选一个合适的进场时机同样十分重要。在市场“上蹿下跳”之际,有经验的基金经理们暂缓建仓节奏,等待合适价位的行为可以理解。
周四两市震荡分化沪指涨1.32%
10月10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继续调整。盘面上,中字头个股集体大涨,煤炭股表现活跃,风电股震荡走强,猪肉股一度冲高。在下跌方面,近期大涨的芯片、软件、金融股展开调整,板块内高位股集体大跌。整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1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968亿。
截至收盘,沪指报3301.93点,涨1.32%,成交额为9478亿元;深成指报10471.08点,跌0.82%,成交额为1.2万亿元;创指报2212.91点,跌2.95%,成交额为6333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周四两市出现明显分歧,板块轮动具有雏形。场外犹豫资金陆续入场,前期获利资金逐步离场,场内筹码正在逐步完成交换。从板块上看,央行互换便利工具正式落地,工具利息与高息股股息之间形成利差,形成套利空间,煤炭、银行等高息股卷土重来。养殖业、种植业、中药等防守板块得到资金青睐。前期扛大旗的证券、半导体板块继续大幅回落。
尽管A股获得了各方关注,增量资金进入,但日内两三万亿的成交量也很难成为市场常态。从两市总市值的角度考虑,一万亿以上的成交量足以维持市场活跃。
文中股市、期货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魏英杰| 主编|何梦飞
聚焦营销、品牌及商业模式,道术结合,突出中国市场的获胜及败局特征。11月15—11月17日,“吴晓波季度讲堂”冬季课《中国式商业模式及成败检讨》即将在云南开启,欢迎一起与吴老师同行。
点击下图▼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