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剧经典「七夕雨」 台北市立国乐团复刻重现

民族舞剧经典《七夕雨》将由台北市立国乐团于6/16-18连续三天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大剧院经典再现。(图/台北市立国乐团提供)

身穿丝绸长裙,7位仙女舞者娉婷飘逸;男主角牛郎与演员扮演的牛只随乐音搭配舞蹈,民族舞剧经典《七夕雨》将由台北市立国乐团于6/16-18连续三天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大剧院经典再现。《七夕雨》改编自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情节古典,39年前以现场国乐团演奏搭配舞者演出,精致优雅,传为美谈,堪称跨界经典。

《七夕雨》1984年在台北市艺术季举行首演,由知名作曲家郑思森作曲,舞蹈家许惠美编舞,陈澄雄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在台北市立社教馆演出,以独特舞剧形式呈现民间耳熟能详的美丽传说。

台北市立国乐团团长陈郑港表示,《七夕雨》1984年首演,开启台湾民族舞剧及大型制作的先河,在此之前,要动员这么多艺术家跨界合作,相当不容易。陈郑港表示,相信在新的舞台技术、音乐、舞蹈以及多媒体领域菁英合作下,2023年的《七夕雨》将会再造经典,为今年的台北市传统艺术季划下完美的句点。

民族舞剧经典《七夕雨》场景:七仙女下凡嬉戏。(图/台北市立国乐团提供)

由当代国乐作曲与民族舞蹈大师携手打造

《七夕雨》全剧分成楔子、第一幕「仙女之舞」、第二幕「牛郎织女的故事」、第三幕「喜鹊舞」以及尾声。整段乐曲郑思森融合不同乐器独特的音色与曲式,以叙事曲形式推动剧情发展,或庄严或婉转,或轻快或哀怨,层层刻划带动剧中情境与人物内心情感的转折。

作曲家郑思森以国乐指挥家与作曲家身分活跃于70年代台、港与新加坡,他的音乐声响丰富,作品类型多元,其中《松》、《竹》、《梅》与《七夕雨》同为代表作,为当时国内众所公认、最受瞩目的国乐作曲家。但因病魔缠身,1986年43岁时过世。

许惠美则是台湾舞蹈界经典人物,尤其是民族舞蹈非常出色,为舞蹈教育付出青春岁月,也为舞蹈界作育英才无数,曾获颁第19届国家文艺奖章,代表作除了《七夕雨》之外,早年作品《采莲谣舞》、《天女散花》、《四季春》等等都极受欢迎,1993年55岁因病离世。

民族舞剧经典《七夕雨》场景:牛郎织女互诉情衷。(图/台北市立国乐团提供)

重新感受民族舞蹈深度美学

由于主创群相继辞世,1995年文建会策画的「台北国际舞蹈季─许惠美纪念舞展」中,《七夕雨》是由许惠美妹妹、舞蹈家许梨美重现,这次则是第三度演出。许梨美表示,她旅美教学多年,深知民族舞蹈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与精神,像是俄罗斯的芭蕾、西班牙的佛朗明哥等,希望透过舞剧《七夕雨》的再现,能够让大家重新感受民族舞蹈的深度美学。

本次担任艺术总监的台艺大表演艺术学院院长曾照薰曾两度演出《七夕雨》,曾照薰说,1984年首演时她担任七仙女当中一位,1995年则演出织女一角。曾照薰表示,为了这次《七夕雨》演出,许多第一、二代的舞者都自愿甚至义务回来指导新生舞者,对自己当年所跳的位置记忆犹新,情感深刻,也可以看出这出舞剧带给一个世代的影响力。

除了场内的精彩演出外,北科大元宇宙XR研发中心与中华电信资讯技术分公司特别为《七夕雨》设计了一款体验游戏,以微软Kinect技术为基础,将体验者的姿势投射至《七夕雨》场景中之角色,亲自体验手舞足蹈的乐趣;当角色动作与剧情需求吻合时将可触发游戏事件,让游戏继续推进。活动将于6/16-18演出前1小时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大剧院入口处外进行,欢迎有兴趣的观众朋友凭《七夕雨》票券现场依序免费体验。

民族舞剧经典《七夕雨》场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台北市立国乐团提供)

台北市立国乐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