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带动 环保葬10年增逾10倍

图为海葬示意图。(台南市民政局提供/程炳璋台南传真)

「绿色葬礼」包括将骨灰入土植花树于上的「树葬」及「花葬」、在特定绿化林木区抛撒或埋藏骨灰的「植存」,及在海域抛撒的「海葬」等;内政部统计,除了政策推动外,名人效应、民众渐接受环保葬观念,也使环保葬人数从2012年1765人、占死亡人数1.15%,到2022年2万3943人、占死亡人数11.5%,其中以树葬占最大宗。

台湾实施树葬的名人有陈定南、舞蹈家罗曼菲、艺术家陈绫蕙、女作家刘枋;植存名人则有圣严法师及其师父东初老人、媒体人叶明勋、作家曹幼方、前中油董事长陈朝威;海葬名人则有作家柏杨等。入土不见得是必要选项,重要的是往生者与家属是否心安。

台北市殡葬处长张世昌说,因北市环保葬推行较早且设置完善,现有2处环保葬区使用率高,每个月都有300至400人,2022年海葬117人、树葬4161人和花葬3926人,也吸引外县市民众使用。

新北市2020年5月率先启动「身后关怀计划」,新北市民可预先登记选择环保葬地点,身后市府会协助联合奠祭,免费提供洗、殓、冰存等流程;开办至今年6月,已有1640人申请通过、26人接受身后关怀服务。

高雄市殡管处为推广树洒葬,采差异性调降收费,原本2019年各地区统一收费1万元,2021年1月起,改依距离都会区的距离远近及交通便利性调降费用,自2019年1154件,增至2022年的2619件,每年平均成长约30%。

台中市民政局长吴世玮说,台中市环保葬比例约占死亡人数14.05%,六都第3,会陆续规画设置环保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