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300颗 大陆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

图为大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摘自中新社)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太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航太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13日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这个最终规模达到300多颗卫星的大型星座系统。至于首发星最快计划今年12月发射。

中国大陆航太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总设计师张楠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超低轨的概念主要还是从距离地面的高度来画分的。大陆正在建设的低轨宽频通信卫星一般在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轨道高度运行。而未来中国大陆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想要应用的空域范围计划将在150到300公里之间。

张楠称,超低轨卫星目前尚未大规模的开发应用,此前只开展过一些科学应用试验。相较传统轨道,超低轨的动力学环境复杂,稀薄大气阻力、原子氧通量随轨道降低以近指数规律增长,维持卫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需要抵消卫星轨道由于更高的大气阻力而快速衰减的影响,长期运行需要面对诸多技术挑战。

张楠表示,超低轨卫星因为距离地面更近,因此能够处理一些微弱信号,而在对地观测的层面,距离地面更近也意味着对地观测时看得更清楚。超低轨卫星具有超高的价值,因轨道高度降低,对地遥感变为近端而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观测解析度、更短的传输时延等。

按规画,该项目计划在2023年完成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首发星发射,2024年完成9星业务验证星簇发射,同时完成卫星资料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在轨组网运行。2030年以后,完成业务系统全面建设,达到全球范围10分钟以内的即时业务回应和服务能力。

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卫星的设计寿命为5年,为保证卫星能够长期在轨运行,主要采用两种途径。张楠说,首先从卫星的总体设计上,会对卫星的外形进行针对性的气动设计,减少卫星的阻力,这样相对而言就能减少卫星维持轨道高度所消耗的燃料量。

此外,张楠称,随着电推进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关产品也将应用在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卫星上。就能够大幅减少卫星维持轨道高度所消耗的燃料重量。

张楠透露称,目前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首发星已完成正样产品设计与投产,首星将搭载光学遥感相机、星载智慧处理设备、原子氧探测器等有效载荷,计划12月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