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赖清德首战台风「关键24小时」忙哪些事? 决策过程一次看

▲凯米台风重创中南部,总统赖清德至高雄勘灾 。(图/总统府提供)

记者陶本和/台北报导

这次凯米台风造成中南部县市豪雨成灾,同时这也是总统赖清德上任以来,第一个面对的台风。从现实面来看,他必须协调中央行政部门与地方政府对接外,各界也都在检视他如何面对勘灾政治学的考验。《ETtoday新闻云》汇整赖清德核心团队,在过去关键24小时内的决策过程与应处作为。

这次凯米台风带来惊人豪雨,根据高雄雨量数据显示,超越2009年莫拉克的所带来的雨量,单日最大累积雨量1412毫米之多。当然,水患也不仅有高雄,中南部众多县市政府也都传出灾情。于此同时,这不仅是赖清德上任以来,第一个面对的台风,也算是他任内首次应对天灾的考验,而外界当然也都在检视,他如何缴出合格的「勘灾政治学分」。

不同于前总统蔡英文的是,总统赖清德罕见采取「集体勘灾」的模式,决策团队在25日傍晚,就已经决定要南下勘灾,并且率领行政团队兵分四路,行政院长卓荣泰、副院长郑丽君、国防部长顾立雄都动起来。

首先,时序要回推至7月23日,凯米台风尚未触陆,但已来势汹汹,各个气象预测都已经提醒,这次会带来强劲且致灾性的风雨。因此,卓荣泰当天便先到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视察整备状况,并与花莲、宜兰、基隆、新北、金门、连江及澎湖等7个县市首长或代表进行视讯连线,确认各项灾防整备工作到位后;隔天,赖清德也取消既定的汉光演习40号演习的视导行程,亲赴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视察,跟卓荣泰一起就整备细节做进一步的确认。

▼凯米台风重创中南部,总统赖清德至高雄勘灾 。(图/总统府提供)

「关键决策」的时间点是在7月25日。当天台风登陆,风雨也逐渐增强,尤其台风外围环流与其引进的西南气流,让南部地区持续降雨,甚至出现时雨量破百的惊人雨势。卓荣泰当天下午,一通通亲自致电给22位县市首长,关心是否需要中央提供协助。

同时,过去担任过台南市长、行政院长的赖清德,在官邸里也跟卓荣泰一直保持热线,要求卓荣泰即时回报全台各县市的状况,并就接下来可能会面临的状况跟细节进行讨论。

25日的傍晚,中南部各县市的灾情已陆续传出,卓荣泰即透过灾防中心回报,并亲自透过电话确认,有六个县市的灾情惨重,列为极须中央协力的县市。因此他当下决定,就由他和郑丽君前往勘灾,经向赖清德回报后,赖清德一方面尊重卓荣泰的决策,也主动向卓荣泰提议,他跟国防部长顾立雄,也可以一起分担勘灾工作,大家能够兵分多路。

在高层决定「兵分多路」勘灾之后,就进入幕僚作业阶段,除了要确认勘灾行程,不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交通,也必须逐一确认,不能造成第一线抢救灾工作人员的困扰。因此,府院的幕僚作业一直反复确认到当天深夜,才正式发出记者的采访通知;罕见呈现总统、阁揆、副阁揆与国防部长,一天内在6个重灾县市勘灾的罕见模式。

事实上,赖清德勘灾也不单单只是慰问,而是在幕僚作业阶段,就已先陆续确认地方政府、地方居民所需;因此,他早上前往高雄美浓时,可是带着真金白银登场。赖清德当场公布灾害赔偿方向,全台室内淹水超过50公分以上的家户获2万元补助;淹水未满50公分的中低收入户则补助1万元。另外,卓荣泰也在勘灾时抛出,农损将从宽认定、简化流程,并接手处理配套细节。

▲台南市长黄伟哲26日陪同行政院长卓荣泰前往学甲区视察高粱籽实农作灾损情形,黄伟哲希望中央启动农业天然灾害救助机制。(图/记者林东良翻摄)

对此,党政高层受访时表示,这是赖清德上任后第一次面对台风考验,执政团队的决策模式不难观察,由行政院长坐镇指挥,总统与院长热线畅通,双方对于勘灾的节奏、勘灾地点选择以灾情为重,不分蓝绿都有高度共识。

高层人士指出,由卓荣泰确认全台县市状况与需求,总统分进合击宣布灾损补助方向,最后再由行政院统筹,确保在第一时间灾区民众的权益受到保障,「赖卓体制」上任两个月的磨合阶段,碰上第一个台风来袭,外界应该不难看出,团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决策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