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开创两岸新局 赖清德的关键时刻

中国时报社论

在美国强力介入及美中共管风险之下,520赖清德演说应是「零意外」,大陆也不会借机加剧台海紧张情势,但表面上的宁静难以掩饰台海依然波涛汹涌。面对险峻的国安形势,赖清德的国安团队人事安排却只见酬庸选举功臣与亲信,以权位分配满足派系,政党利益凌驾国家安全之上。

国安团队 集体迷思

美中关系止跌回稳,但贸易战、科技战更趋激烈;川普可能重返白宫的「灰犀牛」来势汹汹;乌克兰战争让大陆从中汲取战略、战术经验;大陆全面加速统一准备等诸多因素,世界各国都针对「最危险的情境」采取应变、避险措施,但身处暴风中心的台湾依然不知顺势而为。

赖清德4月公布第一波国安团队人事,吴钊燮回任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接掌国防部长,林佳龙担任外交部长、郑文灿接海基会董事长,邱垂正转任陆委会主委,国安局长蔡明彦留任。另外,新任副总统萧美琴在外交领域将扮演重要角色。从此可看出,赖清德不但政策路线「蔡规赖随」,人事也全盘接收,相关决策过程又可看出美国的指导棋无所不在,老面孔换位置当然激不起火花,「团体迷思」更不可能有积极作为,只想侥幸维持现状。过去8年,蔡英文的抗中保台、亲美抗中使台湾沦为国际社会眼中最危险地区,换汤不换药的国安团队、僵硬意识形态与路线,加上台独色彩更为浓厚的赖清德,台湾处境只有更危险。

赖清德日前公布的第二波人事则令人更加质疑,特别是太阳花学运出身的林飞帆缺乏外交、国防历练,却出任国安会副秘书长;前总统府副秘书长黄重谚、扁系大将马永成担任国安会咨询委员同样令人侧目,对未来的决策及台湾安全必然产生冲击。

根据《国安会组织法》第二条,国家安全会议为总统决定国家安全有关之大政方针之咨询机关。国安会属于咨询机关,业务涵盖所有国安领域,其影响力取决于研判、分析及政策建议的品质,与各部会的协调,以及最关键的总统信任。

吴钊燮回任国安会看似一张维稳好牌,也是蔡英文与美方属意的安排,但任内断交8国的空前纪录使他难以摆脱「断交部长」标志,引以为傲的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又出现更名危机。吴钊燮近日加码演出,对外界封他为「魔法部吵架王、国安会新战神」沾沾自喜,强调「面对无理的质疑,林北一定吵到底」更引发舆论哗然,自毁形象没有底线,言谈倨傲有失部会首长格调。然而,吴钊燮不是赖系人马,副总统萧美琴将成为赖清德的首席外交策士,而林佳龙与顾立雄都有旺盛的政治企图心,不会听令于吴钊燮的指挥、节制,严格来说,吴钊燮明升暗降。

就职演说 回应善意

曾任国防部长的国安会咨询委员严德发转任退辅会主委,黄曙光虽然留任,但因潜舰国造案形象折损,马永成与黄重谚的角色则倾向执行赖清德交办的政治任务,国安会的军事专业已被淘空、虚化。而顾立雄成为文人国防部长原本是赖政府人事安排的亮点,但现在似乎聚焦军中转型正义,专注「去蒋化」,而非加速国防改革,提升国军威慑力量。

在两岸关系方面,被视为是「知中派」、立场温和的邱垂正与郑文灿分别接掌陆委会与海基会,绿营刻意解读为向大陆释放善意,但若赖清德坚持抗中保台路线及台独神主牌,他们没有发挥空间,未来两岸关系也难以乐观。

仰赖美国的保护伞已成为台湾安全的唯一支柱,但这绝不是台湾安全的绝对保证。《美国企业研究所》日前发表「从胁迫到投降」报告,警告中国大陆有能力利用战略胁迫活动,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占领台湾,而美国和地区盟友及合作伙伴缺乏保卫台湾的明确战略。换言之,美国与抗中联盟的威慑能量已经弱化。

过去4个月是赖清德降低朝野对立,改善两岸关系的黄金时机,他也曾表示,在尊重各自的立场,也要珍惜彼此的善意之下,由两岸执政党负责任的展开良性对话,但这些谈话仍是流于政治口水。到目前为止,赖清德尚未针对马习二会之后大陆释出的诸多善意政策做出积极回应,期待520的演说能有进一步的呼应,以缓解两岸的紧张,为新政府的两岸关系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