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共创两岸和平 赖清德机会之窗

中国时报社论

2024大选前辩论会上,赖清德以「务实工作者」自称,隐去「台独」二字,并在胜选之夜重申依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维持现状,自信和中国展开交流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福祉。然而,过去8年台海情势紧张,要真正改善两岸关系绝不是简单「蔡规赖随」就可,新政府的两岸政策尊重6成民意才是根本。

两岸政策 应回应多数民意

细数赖清德当选总统后对两岸的言行,并未发表任何刺激对岸,或强硬宣示台独的政治言论,若从善意、正面的角度解读,520之前的赖清德及其团队,至少从3个层面释出了务实、低调处理两岸议题,意图搁置争议的态度。

首先,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2月与陆方涉台学者举行视讯会议,罕见抛出《台独党纲》是「历史文件」的说法,并提醒陆方注意《台湾前途决议文》后段提及两岸「在地缘上相近、经济上互利、文化上共源」,以及建立「互惠而非歧视、和平而非冲突、对等而非从属的关系」。选后民进党派党务主管向陆方学者阐述两岸路线,相信既有赖清德的授意,也有北京的默许。

其次,金门翻船事件一度触发台海危机,赖清德在观察1周后,藉中常会场合定调「妥善处理、坚定执法、避免再现」,尤其是最后一点,身段都比蔡政府的陆委会、海委会要柔软。对刚结束的「马习二会」,陆委会先喊「停止对台打压威吓」,后批「中华民族是陷阱」,但代表赖清德的民进党中央则呼吁中共与台湾执政党交流对话,指出和平是两岸共同责任。

另外,新政府两岸人事部分,目前传出的顾立雄、吴钊燮、林佳龙的国安外交团队,既有鲜明的蔡英文影子,也有浓厚的独派色彩,但外传邱垂正有望接任陆委会主委,则被媒体视为「和平务实路线」。邱垂正是民进党及新潮流中生代里,为数不多兼具两岸交流、研究经验,且2016年起连续在蔡政府两岸事务团队任职者。

美中高层管道畅通,目前仍可以妥善管控台海分歧,美方密集来台「传旨」敦促民进党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现状。同时,北京藉马习二会对台释出善意,只要承认两岸有共同民族、文化认同,就可以坐下来对话,不再拘泥于特定政治词汇,习近平更表达乐见大陆民众去台湾看看。因此,两岸乃至国际都在等待赖清德新政府的回应。

赖清德520演讲两岸论述说什么固然是外界关注重点,但必须认识到,两岸情势的改善绝非靠一篇讲话、一段论述就会见效,事实上新政府面对的台海情势危机四伏,截至目前已经看到不少令人不安的苗头。

坚守民主 也尊重中华文化

选后,独派的抗中民粹并未销声匿迹,赖清德「双少数」的执政基础愈弱,愈要寻求基本教义派支持。例如,不久前大陆乐团「回春丹」来台演出时,因一句「中国台湾」受绿营侧翼滋扰;反观台湾网红钟明轩与大陆民众讨论敏感政治议题时,却受到包容友好对待。若独派继续对大陆民间发动霸凌、敌视动作,哪有陆客、陆生敢来台湾?两岸民间交流要如何恢复?

不只如此,民进党政府为抗中夸大对岸「认知作战」,把两岸交流搞到草木皆兵,甚至政府带头「以毒攻毒」,践踏自由民主。如国安单位就马习二会乱丢假消息,控制媒体风向,形同「绿版中宣部」;再如,近期有疑似大外宣一条龙操作,「萧美琴在捷克被中方跟踪」消息突然被丢出,后续舆情却迅速离奇消失。若新政府醉心于认知作战,恐给两岸带来灾难后果。

回归务实,新政府的两岸团队必须诚实面对以下问题:国际社会支持台湾、但不支持台独,因而遵守宪政体制、《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是不可或缺的承诺;两岸虽然在政治上距离远,但文化上距离近,应适当宣示坚守台湾自由民主的主体性与尊重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两者兼容不悖;台独激进派须有所约束,金门事件也应授权地方解决。

马习二会为两岸和平创造了机遇,大陆领导人习近平除强调「两岸一家人」的民族情怀,也期盼两岸民间能够多多互动交流。马英九15日也在脸书发文呼吁赖清德回归宪法一中架构,务实回应习近平的橄榄枝,展开两岸交流。赖清德新政府实应把握这难得的机会之窗,向台湾人民展示台海两岸的未来绝非生灵涂炭,而是和平与繁荣。(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