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从删Q看见两岸和平之窗

旺报社评

陈柏惟罢免案在民进党全力动员反制下,仍然获得通过,反映台湾民意「反中」退潮与「讨厌民进党」再回潮两现象。但在野党没有得意的本钱,大陆也不应过于乐观解读。「删Q」是台湾政治风向转变的第一步,若要赢得2022及2024两场选举,扭转台海危局,重构两岸和平,需要更珍惜和重视台湾自下而上的草根力量。

反中退潮反绿回潮

台湾基进陈柏惟是民进党2020大选「抗中保台」路线的获益者,当选后自甘成为民进党反中侧翼,并不认真经营选区,问政亦无突出表现,但言语粗鄙、行事充满争议,引发选区民众反弹,因而发动罢免,但在「反中有理」护航下,获民进党力挺,最终「删Q」成功,某种程度代表反中狂潮退去。

不过,此罢免案的不同意票仍然达到73433票,不同意率为48.52%,而且罢免案通过后,不但未见蔡总统和绿营地方人物的谦卑和歉意表现,还硬将支持陈柏惟与「守护台湾」相挂钩。说明反中潮水虽退去,但反中基本盘依然坚实,民进党的底气还在。放眼2022、2024两场选举,民进党仍有高度自信,一边持续增强对舆论的控制和垄断,另一边倚靠青年支持者,借由操作两岸对抗、台海紧张,掩盖自身的施政弊病,延续绿色执政。

民进党从2018大败、2020大胜的经验中尝到甜头,即便2022地方选举败选、蓝营维持多数地方执政的版图,但只要2024大选重新把主轴拉回「抗中」和「拒统」,再利用印太紧张情势赢得美、日等国际力量加持,民进党很可能再次得逞,成为压垮两岸和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如何,「删Q」成功仍意味反中退潮、反绿回潮,未来2年如何阻止反中回潮,就需要更富有政治智慧与远见的因应策略。回顾过去20年两岸关系的经验和教训,每当两岸关系最好、两岸交流合作最为得心应手时,往往同时具备两大要素:一是中美关系稳定、互动顺畅;二是大陆对台政策及作为顺应台湾民意。

反之,若这两个要素不存在,就是两岸关系最糟糕、最危险的时候。2016年时,民进党不敢贸然毁坏马政府8年的两岸成果,蔡总统就职之初的两岸论述甚至离九二共识只剩一步之遥,和今天把「抗中保台」挂在嘴边的民进党简直天壤之别。这其中,美中交恶固然是大背景,但也和2019年民进党「捡到枪」,顺势将反统民意逐步转化为支持的策略密切相关。

善意对待两岸交流

「搞好对美关系,就搞定台湾」是北京惯有思维,但这个论断不尽然准确。以拜登上任这半年为例,大陆「软硬兼施」固然令美方重回一中政策、台海战略模糊的承诺,但这仅仅有助于避免短期内台海的军事冲突风险,也能一定程度借由华府之手控制民进党不走向法理台独,却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台湾「联美抗中」的战略倾向,更难以引导台湾民意转向认同北京所倡议的「和平统一」规画。

若要真正落实「寄希望于台湾同胞」,北京就不应视台湾为中美关系下的依变项。因为从「删Q」成功中看到,台湾人民正在自下而上凝聚出改变的力量,未来这股力量有机会在2024把民进党赶下台,让挑动两岸敌意和战端的激进力量出局,也让基于九二共识的和平发展路线图重新导正两岸关系。唯有这样,两岸和平才能重新找到内生动力,两岸未来的进一步融合也会真正得到台湾民众的期待和支持。

2019年1月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台湾方案,是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终极规画,短期对台政策仍是和平发展、交流合作,不幸的是当时被民进党利用,成为其胜选的工具。台湾即将进入选举热季,大陆多挥舞两岸和平的大旗,善意对待两岸交流,台湾就会从内部产生维护两岸和平的力量,自下而上挽救台海和平于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