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由年轻一代牵起两岸和平

旺报社评

前总统马英九再度访问大陆,带领「大九学堂」青年学子到广东、陕西参访,接着将前往北京。去年4月马英九就曾带领年轻人到大陆寻根;同年7月邀请大陆5所高校师生来台访问,为两岸青年交流创造机会。

新时代新共鸣 浑然天成

自上世纪90年代两岸开启交流后,青年交流一直受高度重视,除相互开放学生就学、短期进修外,更举办了无数参访、主题旅游、以球会友、科创互动等活动。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北京先后提出「三中一青」、「一代一线」等对台政策指导方针,都以「青年」为主要对象,成效究竟如何?

回顾1950年至1960年代抵台的大陆青年,对返回故乡有着强烈的渴望。「乡愁」是那个年代文艺作品中的重要主题。无论是诗人余光中、席慕蓉,还是作家白先勇、齐邦媛,他们在自己的诗歌和文章中,都借助意象抒发对大陆故土的想望。1970年代左右,台湾年轻人又掀起了一股对故国思念的创作热潮,一批经典的校园民歌诞生,胡德夫的《乡愁四韵》、费玉清的《梦驼铃》等,都蕴含着时代感怀。

那个年代两岸青年并无连接,有的是台湾青年的「乡愁」,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中,转化为一种积极力量,数十年来,守护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周,齐邦媛教授辞世,享年101岁,又一位经历过战争与离散伤痛的「外省一代」离世。这是否意味着,新一代台湾青年关于大陆的印象越来越模糊?

其实,如马英九所言,两岸青年的交流「浑然天成,欲罢不能」。当代青年群体虽不再有老一辈人的「乡愁」,但文化理解和情感认同仍是一脉相承。正因如此,台湾艺文界推出的与大陆有关的小说《巨流河》、戏剧《宝岛一村》、电视剧《光阴的故事》、电影《回到爱开始的地方》、流行音乐《青花瓷》与《中国话》等,在当代两岸青年群体中,都受到追捧。

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生长的新一代两岸青年,又面临一些新的共性问题。比如,关于薪资问题带来的个人经济压力、「不婚不育族」面对的社会和家庭压力、科技发展引发的就业难题等,都是两岸年轻人同样需要面对的。这也成为当前背景下,两岸青年互鉴交流新的群体共鸣。

两岸青年有新共鸣,然而,目前两岸青年交流多停留在教育领域,且只有少量学位生和交换生往来于两岸之间。

这是因为民进党2016年执政后,两岸失去政治互信,与大陆的隔阂在这8年里不断加深,两岸青年教育交流规模亦随之锐减。2022年,在台的大陆研修生和学位生降至10年来最低点,仅3143人;这一数据在2015、2016年期间,每年逾4.1万人。

两岸良性对话 重要引擎

不过,在两岸民间单位推动下,一些以学生青年群体为主的夏令营,围绕科创、体育赛事,仍然给两岸青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互动。只是,这些交流活动往往受时空限制,热络氛围有时也难免昙花一现。

交友比树敌困难。在当前两岸关系情境下,实施限制青年与大陆交流互动的政策,切断两岸青年的连接,用对抗的方式处理两岸关系,既是一种惰性,亦十分危险。台湾民众最关注的议题,还是「战争与和平」。对于执政者而言,如何有效疏解两岸局势引发的紧张和焦虑,值得深思。

两岸关系与中日关系性质不同,但不妨看看日本的做法。中日两国之间多批次的青年交流项目,一直是双方关系的重要推力。多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的冷淡,没有阻碍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热情。很大程度上,两国青年交流为之搭起了重要沟通管道。有鉴于此,未来台湾社会如何发展、两岸问题如何解决,两岸青年交流无疑将在这些关键议题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随着X、TikTok、Instagram、YouTube、Facebook、小红书等新媒体社交科技的不断发展,两岸青年双向互动「挡得了一时,挡不了永远」。青年交流是两岸良性对话、善意沟通的重要引擎。多把目光放在两岸青年交流上,让青年透过实实在在的交流交往,减少内心误解和隔阂,两岸之路将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