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两岸和平之门快关上了

中国时报社论

拜登政府中国政策主轴是「竞争、共存、合作」、「挺台,不反中」,对两岸政策基调则是:强化台海现状,鼓励两岸和平对话。耳熟能详的外交词令彰显了美国政策的延续性,但台湾的现实处境将更见严峻。美国前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助理部长佛里曼有关「台湾问题美中和平或战争的关键,现在和平之门可能逐渐关闭」的谈话,对当前美中台三边关系做了最严峻的评估。

拜登确定胜选,选前押宝川普连任的民进党开始改口,强调和拜登团队有密切联系,双方关系良好,甚至指出蔡英文总统宣布开放进口莱猪后,准国务卿林肯也表示肯定,并强调更强健的台美经贸关系有助民主价值及区域和平稳定。但这些大内宣论调无法改变以下事实:拜登的两岸政策与风格和川普迥然不同;川普执政4年,台海稳定基础遭到侵蚀,现状已经改变,军力均势逐渐向中共倾斜;美国无法独力压制中共经济、外交、军事扩张;民进党偏狭的政策思维与决策选项将丧失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佛里曼日前发表的「为台湾与中国而战的扩张危险」专文分析,美中台陷于互相展示军力及意志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态势的背后逻辑,就是各方不回避从秀肌肉升高为小规模冲突,进而到战争。如美国只选择依赖军事吓阻中共,排除运用外交手段去鼓励两岸缓和、和解、调整,美国等同将和平或战争的决定权交付给北京台北。区域权力平衡的移转、北京的僵硬民族主义、台北以为鼓吹独立可豁免损害的幻觉,以及华府的虚张声势与漫不经心,提供了悲剧的元素,目前仍看不到停损点

川普打台湾牌无法拆弹

面对中共快速崛起及扩张,川普全面压制中共,不惜以「台湾牌」挑衅中共的「一中原则」,而台湾希望借助配合川普以脱离中共的威胁,这些因素加速了台海形势恶化。阻止螺旋式下坠最首要的是美国恢复仲裁者角色,重申一中政策,鼓励两岸对话,和平解决歧见。

现况显然已今非昔比,台湾问题除了涉及领土、主权及历史等因素外,也是国际地缘政治的必争之地,加上中国的强烈企图心与意志,美国因新冠肺炎疫情失控已自顾不暇,美国的主导权已相对削弱。

民进党政府经历了川普政府动荡不安的4年,仍无法记取教训,面对新形势,唯一的选项仍是完全仰赖美国的支持,也因此对美国百依百顺。民进党政府强行通过美国莱猪进口,除了带给国人食安威胁,撕裂台湾社会,并未达到外交目标,反而导致美国在台协会(AIT)发表强硬声明,抨击台湾民选市长在消费者间散播不实资讯。AIT的强硬立场无形中伤害了台美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主要肇因于民进党失能、懦弱的外交政策。

莱猪进口争议不会因明年元月1日开始进口而落幕,随之而来的将是日本要求取消福岛核食禁令,民进党政府是否能抗拒日本压力?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台湾寄望与理念相近国家团结一致,才能反制中国的扩张行为,与拜登提出的由盟邦伙伴组成「联合阵线」,或是「民主高峰会」似乎不谋而合。但美国学者认为,联合阵线或高峰会不能有针对性,须降低意识形态,以免给人「反中同盟」印象,反而降低了各国参与意愿。民进党的「反中」、「仇中」意识形态,将成为受邀加入类似机制的障碍,多数国家更可能因无意涉入两岸纠纷而感到迟疑。

反中同盟阻碍国际参与

美国前国防部长马提斯协同3位学者上个月发表「深度防卫」专文,他们建议,美国不应强迫盟邦与伙伴在强权竞争中选边,这只会有利于中共;美国更不能视这些国家为「马前卒」,而应强调共同行为准则,鼓励各国公开宣示未来愿景;合作应跨越意识形态,即使与中国也应寻求合作机会。台湾在川普时期不但选边站,更甘为美国抗中急先锋,可谓犯下了「错误典范」。

面对诡谲多变的世界新局,民进党政府的对外政策看不到新思维及新做法,更无能力反省对外关系的得失。虽然中共短期内武统或台海发生军事冲突机率不高,但若双方坚持现行路线,拒绝任何沟通对话,一旦北京看不到两岸关系和平解决的前景,而台北继续以为拥有一张可用美国人鲜血填写的空白支票,两岸敌意将持续上升,佛里曼预言的两岸和平之门即将关闭,就绝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