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赖清德的台独不归路(系列三):战略清晰 两岸迟早撞南墙
中国时报社论
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出席「2024台北安全对话」会议表示,若接受九二共识,意味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无独有偶,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罗文嘉不久前也表示,若接受一个中国、九二共识做为两岸交流谈判前提,等于放弃台湾自由民主体制和生活。海陆两会口径一致拒绝九二共识,一改520后较为鸽派的作风,显然是「上面」给了压力。
政策暴冲源头 来自高层
这里的「上面」,当然是指赖清德总统和国安高层,这也暴露了当下两岸关系的严重危机。蔡政府时代,虽然高层也不认同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协商停摆8年,并纵容抗中民粹趁势而起,但终究是「上面压得住下面」,最高决策层对两岸关系仍保有一丝理性。例如,民进党立委曾提出修法删除「国家统一前」,很快被蔡政府高层按住,最后以撤案收场。
但到了赖清德政府,两岸政策暴冲的源头却来自最高层,甚至一度出现政府两岸团队为高层脱序言论缓颊的尴尬场面。例如,赖总统520演说透过曲解宪法论证两岸是「两国互不隶属」后,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在立委逼问下,不得不回归《两岸条例》做出立场论述,承认对岸是大陆地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惯称为两岸关系。
同样地,520后两岸民间交流逐步恢复,陆委会、海基会、交通部也在全力推动,并有意化解政治障碍,如0214金门事件经过双方协商告一段落,为对岸恢复陆客赴马祖、金门观光迈出相向而行的重要一步。然而,早在胡歌访台刮起旋风开始,最高层对两岸交流的戒备情绪,很快让外界有所察觉,随之而来的是大陆宗教、市政、学术交流团来台频遭卡关,连明星来台演出都被驳回,让两岸部会的前期努力变得一文不值。
原以为赖总统520演说呼吁恢复陆客、陆生来台,有望成为两岸关系转危为安的契机,结果事实证明只是玩假的、喊爽的。从「第五纵队」到「文化统战」,国安高层主动制造寒蝉效应、切割两岸关系与民间交流,两岸团队自然要上行下效,在短短数月内换了一副脸孔,沦为「对抗大陆委员会」与「海峡不交流基金会」。当然,此情此景想必正中赖总统下怀,两岸减少交流、维持紧张、明确敌友,才是民进党胜选之道,却是两岸走向战争灾难之道。
抗中洗涤人心 刀刃向内
其实,赖清德对两岸交流的坚拒心理,以及「反统战」思维,早在他担任台南市长时就显现得淋漓尽致。首先,马政府任内,得益于两岸和平发展大环境,民进党中央曾鼓励执政县市推动两岸交流,而赖清德却是最后一个登陆参访的民进党籍县市长,说明赖清德对两岸交流不感兴趣、能拖则拖。其次,赖清德即便亲赴上海参访,也刻意在公开场合大谈台独是主流民意,内心深处早已认定一旦参与两岸交流就是「被统战」,只有凸显独派色彩才算「反统战」成功。
由此看来,赖清德「务实台独」中「务实」二字意涵,恐怕只剩下「不宣布台独、不修宪、不改国号」,而非外界原本期待的两岸民间交流。反过来,赖清德不仅要对两岸交流赶尽杀绝、灌输抗中意识「洗涤人心」,甚至刀刃向内,瞄准曾与大陆有牵连的党内要角。如郑文灿案爆发时,就有人认为郑接任海基会董事长后,在两岸政商界如鱼得水,才引起忌惮;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不久前也传出投资大陆招致法律纠纷,连赖的亲信陈宗彦用微信召妓、李孟谚与陆配婚外情也难逃被切割的命运,更说明赖清德在两岸问题上具有「眼里揉不进沙子」的固执。
观察就职4个月的政策作为,毫无疑问,赖总统的两岸路线就是「战略清晰」,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敌是敌、友是友,没有任何模糊空间。但历史证明,维持两岸和平、避免走向战争的唯一途径,仍是战略模糊;现实也证明,无论是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两岸同属一个民族」,还是美方回归一中政策的三公报,现阶段中美在台海还是愿意维持战略模糊。既然如此,赖政府清晰化台独抗中、切割两岸的路线,若坚持走下去,撞上南墙只是时间问题。
(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