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战争论预示两岸终局
(图/本报系资料照)
赖清德总统参加「福摩萨学院方舟计划民防训练活动」致词表示,「台湾绝对不可能签署和平协议」,「要靠实力确保和平,不靠一张纸,那是靠不住的」,「有主权才有国家,有台湾才有中华民国」。赖清德的说法不愧是另类「赖氏战争论」,两岸不签和平协议,恐怕只有打仗才能解决分裂分治的争端。
「和平协议」被界定为「为了结束暴力冲突,或明显的改变冲突,以便能够更具建设性解决问题的一种契约」。和平协议也被当成是结束战争与控制冲突的政治工具,冷战时期国际强权为维持两极体系的权力平衡,必须以和平协议作为控制冲突升高的主要工具之一。
后冷战时期,和平协议被转化为建造和平与推动全球治理的外交工具,强权国家为维持边陲国家内部和平,把和平协议带进更多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以制止边陲国家内部的种族屠杀为目的。
所以,和平协议存在于国际社会,通常是强权国家为了维持和平的国际秩序,要求冲突的两肇签署和平协议,保障不再轻启战端。
当然,冲突双方签署和平协议也有失败的例子。1973年1月由美国国务卿季辛吉和北越外长黎德寿在巴黎签订的和平协议「巴黎协定」,最终因为美国从越南撤军,导致南越被北越并吞,「巴黎协定」也成为南越的挽歌。
反观,1999年2月科索沃展开和平协议谈判时,当时的法国总统席拉克特别呼吁科索沃冲突双方应签署和平协议,并同意在科索沃地区部署国际维和部队,以便让该地区的各族人民都能够「在和平环境中生活,同时享有各自应有的尊严和权利」;他同时告诫如果谈判失败,北约将不得不动用武力。在西方武力威吓下,科索沃与南斯拉夫签下和平协议,科索沃终究成为独立国家。
两岸若要签署和平协议,中共应该会坚持不在第三国威吓之下签署,毕竟两岸是内部事务,中共不会让强权国家干涉,所以为了保障台湾安全必然有一些必要条件存在。最实际的情况是台湾保有军队,条件则是过去常讨论的「中共不武,台湾不独」,这也是马英九执政时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因。
赖清德不接受九二共识,也不接受和平协议,等于是宣示不会放弃追求独立的目标,中共当然也不可能放弃对台使用武力。既然双方各有坚持,民、共之间想进行政治对话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两岸既然不能谈和平,赖清德唯有一再强调台湾必须拥有强大军力以维持安全,这也是预示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办法就是战争,也等于回到古罗马谚语「想要和平,先准备战争」的丛林法则,这恐怕也是「赖氏战争论」的根本要旨。
由此可见,在赖清德执政下,看看黎巴嫩的惨况,台湾人可要皮绷紧了。(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