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必须展现的两岸格局

(图/路透)

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备受国际社会瞩目,选举结果1月13日出炉,当选人赖清德应向全体国人传达领导国家的意志与宣示,他对两岸议题的立场与发言,更是东亚地缘政治的焦点。如何展现出未来国家领导人的战略格局与高度,更是国内外媒体关切的重点。

无论是哪位候选人赢得这场三方鼎立的选战,都应认知选举并非个人的胜负,而应归功于台湾人民的胜利。选举结果最后是赖清德幸运当选总统,可知道的是,民进党政府确定无法取得全面执政,而是面临「朝小野大」、「分立政府」的情势。赖清德必须包容并感谢蓝白阵营可敬的候选人与支持者,并向参与这场选举的全体国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及谢意。在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下、实践了民主制度,也需以更谦卑的姿态反省,恳请全国民众放下选举激情,重新凝聚改革共识,共建和谐团结的社会。

在两岸关系上,赖清德必须审慎地在第一时间以善意、低调、正向的暖流来增加破冰的机会。韩国总统尹锡悦2022年参选时,以「战略清晰」的反中政策主张降低对中国经济依赖;胜选后演说则一改强硬姿态,强调「本于相互尊重的原则发展韩国与中国关系」。此善意言词获得了中共领导人的理解与认同。

中韩关系虽与两岸关系不同,但赖清德可参酌尹锡悦的发言态度,朝三个方面来向北京政府呼吁:首先,赖清德的总统任期将与习近平总书记任期重叠,二位领袖已无法回避和对方打交道的现实。台湾选举结果展现2300万人的共识: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即是中华民国政府与北京当局对话的基础。赖清德政府将依民意并遵循蔡总统「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会在压力下屈服,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的主张,尽速展开两岸对话,重新建构相互的理解,以避免对日趋紧张的两岸情势做出误判。

第二,赖清德政府应强调两岸可以相向而行。借由维系稳定的和平,创造两岸互惠共荣的未来。在美中战略对抗及贸易战下,台湾经贸发展策略必须以去风险和多元化为目标进行布局,并非寻求与中国脱钩,而是互惠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发展。习近平在访美时说:「中美关系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被关上。」此话在两岸关系,尤其在经贸关系上更是如此。赖清德可再次呼吁:基于对等尊严与不变的善意,更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两岸交流的大门永远是打开的,更期待北京能理解台湾社会的现况、相互克制,搁置高敏感性的政治议题,进而找出可操作性的交流议题,进行社会对话和融合。

第三,赖清德可再次指出,区域和平的稳定,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期待,也是两岸领导人应承担的责任。带领美国终结冷战的雷根总统曾说:「和平并不是没有冲突,而是能够以和平方式应对冲突。」期待两岸领导人能秉持相互理解、并发挥沉着、稳定的战略定力,开启对话往来,化解对立冲突,为维系和平做出积极贡献。

雷根总统与苏联戈巴契夫总书记飞弹谈判时的名言:「相信,但要确认。(Trust, but verify)」这句发挥破冰作用的俄罗斯谚语,是雷根总统传递出的友好讯号,戈巴契夫也以谈判诚意回应,共同迎来和平。笔者衷心期盼,赖清德的胜选演说,能总结竞选时期选举语言所造成的政治的分岐、主动传递善意的橄榄枝,更期待能得到北京善性的理解与回应。

和平是两岸最高的战略价值,诚如蔡英文总统所说的「和平是唯一的选择」;吾人应该谨记「和平无价、战争无赢家。」(作者为前海基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