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满足我们所有需求的地方,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夹大师
出品|夹馍星球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花样百出的促销背后,其实也见证着物质极大丰富的美好。
尤其一条新闻的出现,让这热闹的消费气氛有了一种别样的味道:
陕西省供销总社下属子公司——陕西供销电子商务集团,落户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立“秦创原•电商协同创新中心”,助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
年轻的朋友可能一下子没看出来两件事的关联,但对于50后、60后、70后的人来说,或许会鼻腔一酸,想起几十年前那些艰苦又纯真的日子。
关键词就是:供销社。
今天我们想买东西,线下有小卖部、菜市场、超市、商场,线上有网店,快递几乎能送到每一个偏远的角落,无所不包,无所不便。
但是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初的漫长时间,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几亿农民的生活消费,全靠在供销社这个地方来完成。
因为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物资流通的核心渠道,发挥着资源调配的作用,也成了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在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供销社的地位日渐衰弱,年轻的后浪们已经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事物存在了。
其实供销社并没有消失,只是在新的时代,它的职能发生了转变,现在依然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农民兄弟服务。
回溯过往,供销社到底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
供销社全称为“供销合作社”,其前身是合作社。所谓“合作”,就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物资匮乏的年代,松散的个体劳动者进行互助的组织。
1922年7月,江西萍乡的煤矿重镇安源,时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员的青年毛泽东,来这里领导工人运动,建立了一个“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这是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合作社,也是供销合作社的起点。掐指一算,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最早的供销社
在接下来的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合作社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组织。
那时候,农民辛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果自己拿去市场卖,容易受剥削,而有了合作社,就可以对农民进行保护。
合作社把土特产收集起来,集中拿出去换取所需的生活用品,相当于一个物资流通的中转站。
1948年8月,石家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当选华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的薄一波,在讲话时第一次提出了“供销合作社”这一名称。
他说:“必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普遍组织供销合作社,这是把小生产者和国家结合起来的一根经济纽带。”
彼时,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90%,必须通过合作社,才能向集体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建国初期是非常必要的。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了一句话,“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而学习如何办好供销合作社,恢复国家的正常生产和商品流通,就是建设新世界的重要任务。国家派了大量优秀的干部,到基层去组建供销社。
△各类商品集中在供销社
到1952年底,全国已有农村基层供销社35096个。从城市到农村,各级社的商品零售、批发、农副产品采购机构达28万个,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合作社商业网络。
供销社的作用,一个是供,一个是销。供,就是供应,比如合作社给农民贷款,帮助他们购买生产资料,如牲畜、农具、种子等。同时,在农业生产完成后,提供推销的支持。
本质上,供销社发挥了资源配置的作用,可以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物资流通。比如1951年,在中华全国合作总社领导下,把东北地区的粮食、豆饼等运往华北、华东;同时把华北、华东地区的布匹运往东北,补充和满足各自所需。
1956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一次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接见了与会代表,合影留念,足见对供销社的重视。
△领导人与供销社先进工作者合影
初期,供销社采取的是自愿、互利、平等、民主的原则,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组织。供销社还不能包办农村一切商业,主要供应销售主要的产品,个体商业和农贸集市也存在。
随着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供销社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如今沣西新城所在地,有一部分是原长安县区划,根据县志记载,1956年改造私商时,就把一部分私商人员分配到供销社工作。
进入到1958年后,农村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集体化生产,分配式消费,供销社便从之前的服务性商业组织,变成了资源管理机构。
供销社的兴衰,与“统购统销”制度紧密相连。
建国后,工业建设的需要,城市人口的扩张,对粮食的需求增大。为保证供应,1953年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
也就是说,粮食不能自由流通,由国家定价,从农民手上收购,再定量供给城镇家庭,这就诞生了粮本、粮票。
因为生产力水平低,物资匮乏,为了养活人,又要进行建设,采取由大家长统一分配方式,是为计划经济。随后,统购统销扩展到棉花、纱布和食油等商品,最多的时候有200多种农产品。
而要搞统购统销,就需要体系化的组织来执行,供销社就是重要的一环。比如,粮食在粮站;布、油、棉等在供销社;肉、鸡蛋等在食品店。
△凭票供应
随后,自由市场取消,城市与乡村之间不直接流通,由供销社来完成。这样一来,可以用低价收购产品,维持城市人口的低成本生活,进行工业积累。
供销社取得了在乡镇农村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唯一的“购物天堂”,老百姓在这里买生产用的农具、种子、化肥,以及生活所需油、盐、酱、醋、茶等。
由于物资短缺,供小于求,很多东西得凭票购买,售货员在无形中拥有了一种权力,有些人不是把顾客当上帝,而是认为自己是上帝,时有矛盾发生。
那时候也没有现在精美的商品包装,按斤论两买,全靠售货员手上的那杆秤。售货员是当时很拉风的职业,也是婚恋市场的C位明星。
有网友回忆说:那时候,谁家闺女小伙要是嫁了、娶了供销社的员工,在街坊邻居间都能挺直腰杆,成为那炙手可热、人人吹捧之人。
△热闹的供销社场景
农副产品通过供销社销往全国各地,同时也催生了换购,农民用自产的麦子、茶叶、鸡蛋,到供销社换购商品,在当时非常流行。
在这种特殊的体制下,供销社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老百姓的生活做了很多贡献。
尤其很多农村地方,交通不便,运输工具也缺乏,要把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送到农民手里,需要供销社的工作人员自己出力运送。
就像这几年的共享单车一样,供销社要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是把物品从镇子送到村子。很多工作人员背着背篓,来回在山路上,被称之为“背篓精神”。
1965年,有一部电影叫《红色背篓》,讲的就是北京周口店供销社的一名负责人,为了方便社员购买东西,和同事们轮流用背篓送货上山,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电影《红色背篓》剧照
对了,这部电影的导演叫史大千,和陕西也有一段缘分。拍《红色背篓》时,他在北京电影制片厂,1973年,调入西安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他的儿子史晨风、史晨原,也在西影厂,80年代与导演周晓文合作,拍摄了创造拷贝数纪录的电影《最后的疯狂》。那时还没有票房概念,因为电影也是统购统销的,按拷贝计数。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之后,随着经济形态的市场化转变,供销社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冲击。
最先还是从农业开始。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小岗队的18个农民冒着风险,偷偷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这件事曝光后,引起领导层重视,一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由此开始。
到了1981年底,全国农村90%以上的生产队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年10月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认为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第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肯定了土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包产到户30年的争论。
土地承包后,农民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产品也更加丰富,这时候再按照供销社的定价标准去统购统销显然不合时宜。低价格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1982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合并,成为商业部内的一个局级单位——供销合作管理司,作用削弱。
与此同时,从1978到1984年,全国集市的数量从3万多个增加到5万多个,成为商品贸易的主场地,供销社已不再是那个唯一的买卖场所了。
△八十年代初的集市,西影厂电影《六斤县长》剧照。
而农副产品开始大幅增长后,无法在本地消化,农民长途贩运开始出现,促使农村个体工商业的发展。以前是靠组织来买卖东西,现在自己可以做选择,这就是市场化。
到了1984年,国家统购、派购的农产品由过去最多时的180多种减少到了38种。198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终结了持续时间长达32年的统购统销制度。
人们购买商品再也不用凭计划、凭票证了,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消失。当村镇的个体户越来越多,以前的供销社渐渐被许多小卖部、批发部和之后的超市代替。
而为了求生存,基层的供销社开始分包给个人,比如农机、消费品、种子等,由个体户来分类承包经营,体系化的供销社瓦解。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供销社的困局进一步加大,出现了巨额亏损现象。1993年1月—8月,全系统基层供销社亏损13.54亿元,面临着“生存危机”。
但是供销社又不能完全取消,在涉及一些国家重要商品的储备,灾害救援时的物资调配,以及组织规划农业生产上,它还是有自己的价值,关键是如何进行改革。
1995年,《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发布,重新恢复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但不再是像以前那样面面俱到,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国最北的供销社
供销社又恢复到最初服务农民的职能上来,变成一个商业平台组织。比如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化肥,供销社承担着70%左右的供应量,可以保护价格。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对电视机、洗衣机、打米机等大件的需求增多,供销社也做起了这方面的生意,在全国寻找便宜货源,然后销售给农民。
到了2000年底,供销社结束了连续8年的亏损局面,实现了扭亏为盈。
供销社的经历,有些像邮局,虽然有了快递公司的竞争,但是在服务基层方面,还是邮局网点最全,能照顾到最多数人,同时也能承担国家性质的职能,不可或缺。
2005年,“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供销社作为长期服务农村的社会组织,有着更大的责任,也有了施展的空间。
供销社的一大任务和方向是建立“新网工程”,就是利用传统优势,建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包括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
全国各地的供销社由此形成了系统的经营服务网络,为各地的农产品“买全国、卖全国”提供了条件。
互联网兴起后,供销社也搭建了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电商运营平台、融资平台、村社共建平台等多个服务平台,能快速、有效地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尤其是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供销社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旗下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了“扶贫832”平台——“832”是指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
△832平台最近的活动
平台相当于一个专业的线上商城,帮助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网上销售。陕西供销电商集团是陕西832平台的运营者,自上线以来,全省入驻供应商超过2000家,销售额达11.7亿元,排名位居全国前五。
而这次陕西供销电商集团落户沣西新城,成立的“秦创原·陕西供销易购电商协同创新中心”,将围绕农业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进一步整合全省供销系统农业创新主体、优质农产品基地、仓储冷链物流和电商供应链资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乡村振兴。
△秦创原·陕西供销易购电商协同创新中心落户沣西新城
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吸引优质电商企业入驻沣西,推动农业领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加速构建农商互联体系,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核心示范区建设。
中心还配套建设三秦农创学院,与周边高校协同合作,打造集电商培训、直播带货、行业交流、农创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生态。
曾经,农民群体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也是该享受社会发展的福利的时候,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巨大的机遇,而这一切都需要科技的助力,需要创新的助力。
供销社与秦创原的结合,将大有可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