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像河流一样的代际传承啊

这几天,母亲住院输液,因血管较小,频繁出现漏针现象,感觉手腕处胀、痛。

但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呼叫护士,而是先自我怀疑:“我这真的有问题吗?会不会是自己过度敏感了?我先忍受一下,先观察一下。总是麻烦护士,她们那么忙,心里过意不去。万一她们生气,对我发火怎么办?”有好几次,都是隔壁床的病人家属主动帮她叫来护士。而我母亲再三客气地给护士道谢、道歉。幸好护士暖心地安慰她,说并不麻烦,让她受苦了。

自从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后,自然而然地慢慢改变了自己冷硬、讲道理、情感隔离的沟通方式,更多从感受、情绪、想法、期待方面表达,活得更感性、温和、细腻了。同时也带动了家人的改变。因此,当我去探望母亲时,母亲就细细地给我分享她的感受(这次母亲高兴地评价说和我很合得来,和姐姐合不来)。

母亲的分享,于我来说,是一次照镜子的好时机(照我,也照我的女儿)。我静静地听完母亲的倾诉,频频点头,表达自己的感同身受。

母亲的这一模式,传承给了我,也传承给了我的女儿。

女儿小时候高烧住院输液,女儿虚弱地说好冷,打着哆嗦,嘴唇和指甲都泛着青紫,让我找医生看看。我觉得应该是正常现象(高烧寒战),不要给人添麻烦。直到女儿太难受,坚持不住了,第二次坚决要求我找医生,我才勉强找来护士。结果真的是特别严重的药物反应(因为护士手忙脚乱地拔掉针头,说要封存没输完的液体,留作证据)。

这样的模式之后改掉了吗?并没有。

2020年租房时,因为行李太笨重,小区较大,靠人力根本无法搬进房子。经过几番思想斗争,才扭扭捏捏地向物管求助。各种不好意思和千恩万谢。我的过度反应让物管都不好意思了,他再三解释说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让我不用放在心上。事后女儿一脸惆怅地说,其实她和妈妈一样的心态。

最近,女儿和我分享了一件事:吃烧烤时吃到一根头发,朋友毫不犹豫地找来老板,话不多说,直接示意老板自己看,气场自信理性、强大淡定,老板主动道歉免单。我女儿表示很羡慕朋友。朋友却说:“这不是很正常合理的行为吗?不需要费力就能做到啊。”可我女儿深知自己就是做不到,她只会自认倒霉,然后结账走人,决心下次换一家。

而我和女儿是同一类人。

我最近吃早餐,从包子里吃到一根头发,我小声地示意服务员(担心闹大了,影响餐馆声誉,招致报复)。服务员反而很爽朗地大声说:“哎呀,肯定是我的头发,因为是黄色的。”我很善意地说:“可以理解,我自己也很容易掉头发。建议你们以后可以戴上帽子。”老板主动提出换一个包子,我表示不用,痛痛快快结账走人了。下次再去时,发现他们还是没戴帽子。

我和女儿讨论了咱俩如出一辙的思维模式,最后的结论是允许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因为实在没法很快变成她朋友那样勇敢有力量的人。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有恐惧、害怕冲突、担心报复、不配得感等,这些创伤和天生的性格、原生家庭、人生经历有关。这样的果,一定有相应的因,顺应地活着就好,少些纠结、拧巴、对抗。

我有些惭愧地回忆起一件往事,女儿初中时和同学闹矛盾,和我倾诉自己的愤怒、委屈,向我求助。我没能好好倾听、共情、接纳,而是迅速本能地向女儿传递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我担心女儿惹到不要脸、不要命的混混,甚至升级为可怕的校园霸凌事件。而我做为家长,自己都怕得要死,完全无力应对。我希望女儿先忍耐,专心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用好前途啪啪打同学脸即可。反正三年毕业了就不用打交道了。

可是,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在初中里有攻击和伤害自己的同学,难道上了高中、大学就没有了呢?以后工作、恋爱成家呢?一辈子那么长,要一直委委屈屈地活着吗?那样地活着,有什么意思呢?也许,正是因为高敏感、聪慧的女儿想到这些,从妈妈身上感受到无望的未来,才越来越绝望崩溃的吧。

正确的途径,也许一方面应该疗愈自己的创伤(创伤会带来过度敏感,消极解读同学的言行,扩大痛苦和伤害,制造和激化矛盾),另外一方面,学习非暴力沟通模式(和孩子一起探讨,更好处理和化解冲突的方式,提升解决现实矛盾的能力,提升自信心。)

这能怪我吗?我母亲就是这样养大我的,我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啊。

能怪母亲吗?母亲说从小和小伙伴发生冲突,外公外婆不分青红皂白,往往一顿打骂、罚跪。更可怕的是,外婆会趁着孩子熟睡的时候,黑灯瞎火用粗粗的棍子一顿乱揍。我亲眼看到年迈的大姨在睡梦中惊叫,说又挨打了。

能怪外公外婆吗?显然,贫穷、战争、自然灾害、多子女等,让他们在更恶劣、更艰难的环境里,带着更痛更多的创伤长大。

女儿两岁左右时,一次回老家,外婆煮糖水鸡蛋给女儿吃。女儿吃了一口,小脸马上皱成一团,说不好吃,推开碗拒绝再吃。我强调说鸡蛋有营养,吃了对身体好,哄着她再吃上三口,就可以不吃了。因为基于对妈妈的信任和爱,女儿继续吃了三口。后来我一尝,发现外婆把硫酸镁错当成了白糖。

这件事,可以说成为了之后我养育孩子的模式:有很多明明是错的,对女儿有伤害的选择,但我自己因为无知,缺乏觉察能力、识别能力,以为了女儿好的名义,逼着女儿接受,导致女儿持续受伤。

这种模式,我并没有信心说现在和未来不会继续发生。

唯有“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即保持求知欲,保持初心/谦逊”。‌保持饥饿‌:指的是保持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领域和机会,从而保持一颗饥渴的心态。‌保持愚蠢‌:指的是保持初心和谦逊的态度,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对未知事物保持敬畏和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