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物价低位回升势头有望延续

特约评论员 谷喻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4月份物价数据。CPI同比上涨0.3%,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物价水平呈低位回升态势,表明市场供需状况逐渐改善,经济运行在持续回暖的良性轨道。不过,整体物价仍然处于低位,且存在一些结构性特征,反映出仍然存在需求不足问题。预计物价将延续缓慢回升趋势,有助于促进经济运行的体感改善。

从CPI来看,虽然0.3%的涨幅仍然较低,但是比上个月明显扩大,并且已经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意味着我国不存在通缩风险。尤其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比上个月回升0.1个百分点,走势趋于稳定,表明消费需求稳健扩张。食品价格总体平稳,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由负转正,而其他主要食品价格涨势较弱。非食品价格涨幅扩大,主因是能源价格上涨带动,例如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上涨6.9%,涨幅扩大4.7个百分点。此外,“五一”小长假出行增多带动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环比上涨,但同比涨幅整体平稳。

从PPI来看,工业品供应充足,PPI环比小幅下降。在生产回暖的带动下,PPI和PPIRM同比降幅均收窄,走势符合预期。主要工业行业中,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涨幅均扩大。近期制造业PMI生产指数持续上升,生产端扩张势头较好,促进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走势较为理想。

展望物价走势,预计整体物价水平有望延续低位回升趋势,CPI涨幅缓慢扩大,PPI降幅持续收窄。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需求预期回暖,将带动我国出口增长。国际大宗商品和工业初级产品价格趋于上涨,输入性价格因素对我国物价低位回升起到积极作用,有可能形成温和的输入性价格上涨效应。从国内环境来看,生产端回暖势头较好,有望带动工业中游和下游价格企稳,促进物价中枢逐渐抬升。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型国家,我国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产能都非常充足,将确保物价保持温和水平。

整体物价表现出低位微升态势,与当前经济复苏趋势较为吻合。随着CPI和PPI的低位回升,预计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将高于一季度,那么二季度名义GDP增速有望明显加快。在此基础上,叠加出口增长保有韧性、企业盈利逐渐改善,如果地产筑底趋稳、资本市场稳健回暖,那么经济运行带来的体感将明显好转。

不过,物价指标反映出一些结构性分化现象,表明仍然存在需求不足问题。首先,翘尾因素是推动4月份CPI涨幅扩大、PPI降幅收窄的重要原因。而新涨价因素仍然较弱,意味着需求带动作用仍不明显。其次,能源价格对CPI的拉动较强,这源于资源能源价格上涨形成的输入性抬升效应,未必代表终端需求的改善。消费品价格仍处于低位,服务类价格涨幅基本保持平稳,并未出现明显回升。再次,工业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价格同比降幅均收窄了1个百分点,而下游加工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没有收窄,表明制造业盈利状况有待改善。尤其是汽车制造业价格降幅扩大,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现象。

针对物价指标分化现象反映出来的结构性问题,需要采取一揽子积极政策,为经济稳健复苏保驾护航。首先,根据4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将进一步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接下来可能加快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推动专项债项目尽快落地,积极有效地促进内需扩张。其次,需要进一步激发高质量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将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预计多方面支持政策有望推进,财税金融力度将加大。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再次,因地制宜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需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预计将探索和推广更丰富多样的房地产政策工具,支持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