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热门旅游景点心急了:中国游客为何还未回来?

图中一名中国游客在巴黎艾菲尔塔前拍照。欧洲各热门观光景点至今未盼来大量中国游客,观光业者群起向政府施压要求对中国实施更多开放措施。(图/路透)

大陆新冠疫情封控措施解除至今已有半年,世界各国陆续开放国门迎接来客,他们都待外国观光客能启动消费热潮,推动因疫情而低迷的经济。而最受关切的是昔日横扫世界且具有强大消费力的中国游客,但是中国游客恢复的速度却让各国观光业者大出意料,除了日本之外,昔日挤满中国游客的欧洲热门景点同样盼不来人潮,焦虑的业者直呼:「难道中国游客的盛景已不再来?」

《德国之声》报导说,尽管新冠疫情已经结束,欧洲仍然鲜有中国游客。疫情解封半年,中国人出境旅游尚未恢复,给欧洲的著名景点带来极大的影响。欧洲媒体抱怨道,各地中国游客数量与观光营业额明显少于疫情前,少了中国游客,欧洲旅游业迄今未能看到复苏迹象。

报导说,欧洲大部分国家在2022年上旬开放,旅游才逐渐恢复;中国则是在2022年年底结束封控,很多人是今年才又加入旅游大军,一些欧洲国家近期才向中国公民重新开放旅行签证。例如,德国是从今年5月1日才开始重新受理相关申请。

此外,欧洲往返中国的航班数量也远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准。据《南德意志报》报导,截至今年4月底,德中航空交通量对比2019年仍下降了49%。

除了签证问题、航班数量减少等因素,都提高了中国人出国旅游的门槛。但是,真正影响中国人出境旅游的,可能是中国人花钱更加谨慎,整体社会出现更节俭的趋势。外媒报导指出,大陆家庭出现一种「特种兵旅游」的趋势,指的是尽可能少花钱,却要前往更多的景点、做更多的事情。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资料显示,今年中国境内旅游蓬勃发展,在4月28日至5月3日的五一假期,有2.74亿人次出游,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9%。不过,总支出为1480亿元,与2019年持平,这意味着每位旅行者在旅行时的平均花费比2019年要低得多。

分析师说,中国艰难的房地产市场、创纪录的青年失业率和对工作稳定性的广泛担忧等因素,使消费者在花钱时更谨慎。

德国《商报》指出,法国、瑞士、希腊、西班牙等旅游热门国家明显感受到了中国游客量大幅减少。无论巴黎、雅典还是瑞士卢塞恩,目前都是旅游火爆,酒店订满、景点排队。但是,中国游客的数量明显比疫情前少了很多。巴黎对此的反应尤为激烈,无论是前往卢浮宫、艾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街观光游,还是去巴黎奢侈品店购物,中国游客都是非常重要的客源。

因此,旅游行业在向法国政府施压。他们致信法国总统马克宏,要求给中国游客创造更方便的条件。例如开放更多中国航班,它们不必像法国航班一样避开俄罗斯空域。业者要求法国政府必须权衡利弊:「是保护法国航空业的利益还是法国旅游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