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加速度,我国独角兽企业总数位居全球第二丨奔跑吧!独角兽
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总台经济之声记者夏青)独角兽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有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有独角兽企业375家,位居全球第二。这些独角兽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引擎,硬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正在一路领跑。总台经济之声系列报道《奔跑吧!独角兽》,推出:跑出加速度,我国独角兽企业总数位居全球第二。
区域协同效应给独角兽企业提供了更好发展空间
强脑科技是一家在长三角生根发芽的独角兽企业,专注独立研发脑机接口领域的相关技术。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韩璧丞介绍,期待通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启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韩璧丞表示:“脑机接口其实是用高性能的传感器和算法直接连接人类的大脑和外部的设备。数据统计,现在所有人类在医疗领域的花销,有30%跟大脑相关。而到目前为止,没有非常好的药物和方法去根治一些脑疾病,比如:老年痴呆、自闭症、抑郁和失眠。所以现在最顶级的脑机接口实验室,大多数都成为了治疗脑疾病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在长三角,这样的独角兽企业还有很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有375家独角兽企业。从城市群来看,322家独角兽企业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城市群,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85.9%。其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势显著,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汇聚全国超过四成独角兽企业。
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表示:“区域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通过区域协同,能促进很多创新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链的互相配合,有助于建设统一的大市场,这给独角兽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八年间独角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近两倍
近年来,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我国的独角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到2023年的八年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数量增长近两倍。不仅如此,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持续攀升,八年间增幅达到154.0%。2016年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从4876亿美元增长到12383亿美元。2020年起总估值持续超过万亿美元。
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会长解树江分析:“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大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得益于我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更多的创新要素向科技企业汇聚,使得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快地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
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独角兽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业内专家表示,特别是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独角兽企业通过引领科技和商业模式革新,加速了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孕育更多独角兽企业,我国正在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工信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何年初透露:“目前,从政策扶持到金融赋能,我们正在营造更优越的创新生态。我们启动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创业人士、创业团队、创业项目更好地得到孵化和转化。包括企业扶持、高新技术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定等,都在火炬中心的工作体系里面。目前,全国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6万家,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56万家,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里面,有大量的已经成为独角兽企业,也有大量潜在独角兽企业。”
多方合力培育一批拥有“硬科技”的独角兽企业
我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迅速的背后,离不开从国家到地方接连出台的鼓励支持政策。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将为培育更多“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的力量。
李春临说:“要想培育一批‘硬科技’的‘独角兽’和‘小巨人’企业,离不开创投企业的‘火眼金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科技创新发展规律,鼓励广大创业投资机构从自身独特的优势出发,强化专业化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投后赋能,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等综合服务能力。特别是对于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等新赛道的创业投资机构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