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雙流防砂壩體升級 打造多項動物友善生態廊道

屏东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内防砂坝体损坏,土砂流失危及两侧边坡安全外,洄游性鱼类受坝高阻隔,林保署屏东分署今年6月完成改善工程,打造斜坡式铺石鱼道等多项友善动物生态廊道。

参与生态检核的逢甲大学水利发展中心陈宣安博士在成果发表会指出,防砂坝下游常有鱼跃行为,但受坝高阻隔;治理工程除减少坝体下游及固床工淘刷,也在坝体中央作穿透式切口,打造斜坡式铺石鱼道,降低对洄游性鱼类阻隔,并借由生态检核机制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

陈宣安说明,防砂坝水位下降也造成原鱼道废弃,因此将原鱼道改为动物通道;原坝体落差大,冲刷左侧护岸,以斜面改善落差;另外,园区内白榕步道坑沟落差大,距地面1.5公尺,不慎掉入沟内的小动物如食蟹獴无法脱困,这次也打造坡道、设置箱涵,并在3处架设相机监测动物利用情形;第二涉水区加设管状鱼道,上溯鱼种不易被捕食外,也有花费低廉、制作及修复简易等优点。

工程技师吴文靖进一步现地解说,防砂坝下方设置深潭,保留部分大石块,在河道里产生自然流况,也让水流往下时消泥;深潭往上游为斜曲面鱼道,埋设粗麻绳让蟹类也可以攀爬,鱼类通过斜曲面鱼道后可在集鱼区休憩,再往上到斜坡式鱼道;原坝高3高尺多,中间作开口,斜坡中有6道空间让鱼类在上溯时可休憩。

屏东分署表示,防砂坝兴建于民国74年,因历年台风豪雨损坏老化,110年着手规划双流溪坝体改善工程,去年6月开工,今年6月完工;工程区域除有特有种如屏东须𫚭等鱼类及拉氏清溪蟹、黄灰泽蟹等蟹类,工区周围多为天然林,有食蟹獴、穿山甲、白鼻心等哺乳类,及多种两栖类与爬虫类野生动物栖息,因此工程采多项生态保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