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雙流改善防砂壩友善生態 「魚梯」教授助洄游魚越過壩體

甫完工的屏东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双流溪坝体改善工程,坝体补强延寿外,最大亮点是为减轻河川生态阻隔,导入生态友善措施,打造斜坡式铺石鱼道等多项友善动物生态廊道。图/屏东分署提供

台湾早年兴堤筑堰,对生态环境较少关注,泥水工程建造同时,却对生态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屏东分署为推广工程与环境共存共荣做法,分享甫完工的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双流溪坝体改善工程,坝体补强延寿外,最大亮点是为减轻生态阻隔,邀学者专家导入生态友善措施,打造斜坡式铺石鱼道等多项友善动物生态廊道。

屏东分署说,双流防砂坝兴建于1985年,因历年台风豪雨损坏老化,3年前着手规画体改善工程,去年6月开工今年6月完工;工程区域除有特有种如屏东须𫚭等鱼类及拉氏清溪蟹、黄灰泽蟹等蟹类,工区周围多为天然林,有食蟹獴、穿山甲、白鼻心等哺乳类,及多种两栖类与爬虫类野生动物栖息,并借由生态检核机制,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

参与管状鱼道设计并指导组装施工的清大教授曾晴贤说,成功的鱼道,首先要能有效吸引鱼儿找到鱼道入口,在鱼道本体内快速上溯并成功游出,确认鱼种习性、前期生态调查,是鱼道能否成功的至要关键;也有感过去拦河堰、水库、护岸工程等人为整建,摧毁了生物栖地、阻断洄游生物上溯水路、影响溪流水位流速,甚至改变水系分布位置,生态检核机制可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

逢甲大学水利发展中心陈宣安说,设计阶段进行改善方案的冲淤模拟,以最佳方案提供在旱季低水位时洄游鱼类上溯利用,并增设生态保育措施,如动物通道、攀爬网等;防砂坝下游常有鱼跃行为,但受坝高阻隔,除减少坝体下游及固床工淘刷,也在坝体中央作穿透式切口,打造斜坡式铺石鱼道,降低对洄游性鱼类阻隔。

他说,防砂坝水位下降也造成原鱼道废弃,因此将原鱼道改为动物通道,原坝体落差大,冲刷左侧护岸,以斜面改善落差;另园区内白榕步道坑沟落差大,距地面1.5公尺,不慎掉入沟内的小动物如食蟹獴无法脱困,也打造坡道、设置箱涵,并在3处架设相机监测动物利用情形;第二涉水区加设管状鱼道,上溯鱼种不易被捕食外,也有花费低廉、制作及修复简易等优点。

工程技师吴文靖说,防砂坝下方设置深潭,保留部分大石块,在河道里产生自然流况,也让水流往下时消泥;深潭往上游为斜曲面鱼道,埋设粗麻绳让蟹类也可攀爬,鱼类通过斜曲面鱼道后可在集鱼区休憩,再往上到斜坡式鱼道;原坝高3公尺多,中间作开口,斜坡中有6道空间让鱼类在上溯时可休憩。

甫完工的屏东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双流溪坝体改善工程,坝体补强延寿外,最大亮点是为减轻河川生态阻隔,导入生态友善措施,打造斜坡式铺石鱼道等多项友善动物生态廊道。图/屏东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