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三个儿子,偏偏到我家养老,三年后婆婆住院,才明白其中隐情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妈,婆婆要来我们家住了。丈夫李伟小心翼翼地对我说。

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豆蓝色的瘦小身影,眼神木讷,行动缓慢,似乎永远带着一股子淡淡的忧郁。那就是我对婆婆李老太太的印象。

我看着丈夫疲惫的面容,心中明白他这是为了全家的利益做出艰难决定。李老太太那个年纪的人,身体确实需要人照应,由子女或子女的配偶轮流接手是最好的选择。

那婆婆什么时候来?我叹了口气。

下周就到了。所以,这几天我们要把房子里稍作收拾,给婆婆留出点生活的空间。

于是,我开始整理起家里的杂物,清扫每个角落。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我心里对婆婆的来访却没啥实质性的期待。由于工作关系,我跟婆婆的接触并不多,也从没有很好的了解过她。单凭过去零碎的一些观感,我对她的印象就是一个老迈、沉默、阴郁的老太太。

终于,李伟开车接婆婆来了我们家。站在门口,我看到一个蓬头垢面、衣衫破旧的干瘪老人被扶下车来。她的面色晦暗,眼神涣散,迈着摇晃的步子,就像一个濒临腐朽的枯木头。

好孩子,我可把你们亲家累坏了。婆婆嘶哑的嗓音透着些许歉意。

我连忙扶起她那轻飘飘的身躯,哪里话,婆婆您就把这儿当自己家,什么都别客气。

但在心里,我对接下来的相处时光是很没啥期待的。一个阅历浅薄的年轻人,很难理解老人家的心境。而且婆婆平日也是个寡素无闻的人,似乎跟子女们的关系也不太亲近,这样的生活环境给我们的相处增添了诸多困难。

我暗自打量着走进屋里的婆婆,看到她瘦骨嶙峋的背影、干枯的手脚、以及局促不安的神情,心里不免产生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慌和抗拒。

我很担心,婆婆要在我们家住上一段时间,势必会打乱我们原有的生活作息和习惯。更让我犯愁的是,一个性子阴晴不定的老人家,要我们这些年轻人怎样周到地服侍呢?

正纠结间,婆婆突然开口了:伟儿,妈身体想休息了,你领我到房间去吧。

妈,您能不能安静些?别吵到晓霞她们了。我听到丈夫李伟压低声音说。

哎,我腰酸背疼的,你这张硬板床能把人老骨头勒散了!婆婆的声音听起来很不耐烦。

我轻手轻脚来到卧室门口,发现李伟正在帮婆婆换床铺。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移动婆婆那已佝偻的身躯,我有些于心不忍。

要不,妈您今天先在客厅的沙发上躺着?等下次回老家时,我给您换个舒服点的床垫。李伟一边说着,一边拍拍沙发坐垫。

成啊,快点!我这把骨头可经不起你耽搁磨唧。婆婆不耐烦地嘟哝着。

晚上做饭时,我问李伟:婆婆平时在家爱吃些啥?咱得先打听清楚,免得她嫌弃咱做的菜不合胃口。

李伟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实话,我对婆婆的生活习惯确实不太了解。小时候,我们兄弟每年只回老家一次,见着婆婆也就应付应付。后来长大出外工作,见她的机会就更少了。

原来如此,我心里顿时释然。既然婆婆和儿子们的关系如此疏远,她突然入住我们家,确实让双方都有些无所适从。

接下来的几天,婆婆倒也没再对房间生活作太多怨言。但她吃东西就极为挑剔,常常对我做的家常菜直皱眉头。有次她把一锅上等的卤肉饭悉数扫进垃圾桶,还嘟嘟哝哝道:吃这种油腻的东西,中年人都长胖了!

我看着被无情浪费的食物,心中的火气突然就上来了。李伟也被气个半死,当即对婆婆大声训斥。他们母子俩就在厨房里吵了起来,把我吓了一大跳。

行了行了,别吵了!我自己回去做饭,免得在你们家住着也吃不好!婆婆扭头就往外走。

哎,妈您别气啊!李伟赶紧拉住她。

看到这一幕,我豁然明白:婆婆这是把我们家当成了他人家。她似乎对在儿子家借住这件事情还存有芥蒂,也不打算主动融入我们的生活。

我走过去,友善地说:婆婆,您做啥呢?需不需要帮忙?

婆婆斜了我一眼,冷冷地说:女人嫌我,我就自己动手。哪还用你操劳?

她这态度,着实让我蹙起了眉头。可怜的婆婆,一个80岁的老太太,连儿子的权力家里也不打算好好待着。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与婆婆就出现了一种微妙的隔阂。她自己做自己的吃食,自己打理自己的起居,好像我们家就是她暂时寄宿的一个旅馆。偶尔与我们说话,也是理都不理的态度。

有一次,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李伟诉苦:你看看吧,婆婆就是看不惯我们,对咱们根本没啥尊重。她这样子,我们还真拿她当亲人来供着?

李伟无可奈何地说:这就是妈的性子,从小就是个固执的人。等她适应几天就好了。

然而,半个月过去了,情况却并未好转。看到婆婆吃剩的残羹冷炙堆积如山,我再也按捺不住,找上了婆婆那间阴暗潮湿的小房间。

婆婆,您就这样生活,总是不方便吧?要不,您和我妈住一起?我期盼地看着她。

没想到,婆婆却突然激动起来,住一起?哪有儿媳妇愿意和婆婆挤在一块的?你们给我这点小房间,就已经是破费了!

过了几天,我逐渐从沮丧中走了出来,决心用更加热情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婆婆。可就在一个星期日的早晨,一场意外的变故彻底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

那天一早,我在厨房切菜做早饭。李伟在卧室收拾东西,一会儿要去单位加班。突然,他大声喊道:晓霞快来,婆婆晕倒了!

我吓了一大跳,连忙扔下手中的活计冲进卧室。只见婆婆瘫软在地,面无血色,口吐白沫,呻吟连连。李伟扶着她,神情无助而惊恐。

快,快打120! 我大叫着。李伟赶紧掏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

与此同时,我连忙扶起婆婆的上半身,让她侧卧在地,防止她呕吐物堵塞气管。看着她痛苦的模样,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责和內疚。作为主人,我们显然没能很好地照顾好这位可怜的老人。

救护车很快就到了,几名医护人员七手八脚地将婆婆抬上了救护车。我和李伟也连忙跟着上了车,一路上我们都手足无措、满怀忐忑。

到了医院,婆婆被紧急推进了加护病房。主治医生当即进行全面检查,很快就下了结论:婆婆患有老年痴呆、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再加上年纪大了,身体实在吃不消。她这次晕倒,说到底还是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如果不及时院治的话,随时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

听到医生的诊断,我和李伟都不由得愣住了。这真是个当头棒喝!我从来没想过婆婆的身体会这么严重,否则当初就更用心去照顾她了。一种深深的自责和内疚涌上心头,让我热泪盈眶。

说着,他赶紧拨通了两个哥哥的电话,告知了婆婆的病情。很快,李强和李刚两兄弟也匆匆赶到了医院,脸上尽是忧虑。

看到三个儿子的模样,我禁不住心生怜惜。为了生活,他们长期在外工作奔波,和年老的母亲素不相见,竟也疏于照料到如此地步,可见当初婆婆来我家住并非完全出于自愿。

要不然,我们聘个专业护工? 李刚提议道。

你疯了吧?一个月将近万块钱,我们几家这点薪水哪受得了?李强立刻反驳。

那你说怎么办?李刚也来了脾气,就这样把妈遗弃在医院不管了?

我没这个意思,你可别曲解我的话!

两兄弟很快就吵了起来,话里话外都是经济上的算计。看到自己的亲兄弟们为了一个陪护问题而剑拔弩张,我十分难过和失望。原来他们之所以对婆婆疏于照顾,除了工作原因外,还存在重重的经济负担考量。

这时,年纪较小的李勇也匆匆赶来了。一看到两位哥哥正在争吵不休,他就大声喝止道:你们两个都住嘴!妈正在病危呢,家里怎么能这么乱糟糟的?

李强立即恼怒地回敬道:小子,你年纪小惯会逍遥,哪懂我们的苦衷?

我是年纪小,可你们未免太小家子气了!李勇毫不示弱,如今妈病重的事与钱无关,我们是否就这样弃妈而去?

医生面色凝重地对我们说:病人的情况比较严峻,各项机体指标都在逐步恶化。她除了身患老年痴呆,还合并了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已经到了晚期的状态。

医生点点头,是的,如果她再次出现生命体征衰竭,就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了。抱歉,我只能如此直言相告。

三兄弟俱是一怔,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病情会如此严峻。而我,只觉几日前婆婆那阴晴不定、固执己见的模样,浮现在脑海中,让我百感交集。

我看着三兄弟面面相觑,突然觉得他们简直是自己的翩翩本人。是啊,如果我们早点用心关爱婆婆,而不是敷衍了事,或许她的身体也不会每况愈下吧?看着儿子们如今的痛苦,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歉疚。

听到他的这番话,我略感意外。我原以为他们之间的矛盾,不过是因为对分工照顾妈的责任有分歧罢了。没想到,这背后竟藏着如此现实而沉重的经济负担。

听到三兄弟叙说着婆婆的艰辛往事,我是又惊又痛。原来,她所积累的那一分一毫,竟然是来之不易、付出如此辛酸的代价。作为儿子,他们也为了分担妈的重担而尽了心力。而我却对这些毫不知情,还曾对婆婆存有芥蒂和偏见。

想到以前对婆婆苛刻甚至曾有过抱怨的心理,我就无地自容。是我们太过短视浅识,才会对她的固执和小气的行为如此不解!原来婆婆内心背负着太多,为了养儿子们而操劳终生、节衣缩食,如今享福的时候却偏偏住进了医院,这该是何等的无奈和伤心啊。

我强忍着泪水,问道:那你们为什么要争吵?难道是因为谁都想多分担婆婆的费用吗?

三兄弟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是哭笑不得的表情。

我被三兄弟的表现深深打动了。是啊,他们不过是一腔孝心,恨不能为母亲多分担才产生了分歧。我是太小看了他们,也太小看了婆婆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