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广西桃花源 天坑边上访人家

探险队意外发现广西东兰天坑附近的「洞穴人家」。(向航摄)

探险队员将拍摄的照片与老人分享。(向航摄)

11月底,由大陆、法国、比利时洞穴专家、探险家组成的探险队,对广西东兰县的天坑洞穴进行科考探险。其间,他们意外发现了位于天坑附近的一处「洞穴人家」。

奔腾的红水河,从云贵高原向东奔流而下,水位巨大落差产生的强大动力,在东兰县境内切割出幽深曲折的峡谷峰林,形成了天坑、溶洞、地下河、洼地、漏斗、峡谷等颇具特色的地貌形态。科考探险队通过卫星地图,在红水河第一湾周边发现了疑似大型天坑的地形。

入口隐蔽 与世隔绝

11月29日,探险队来到红水河第一湾西侧的小弄坤,确定了两个大型天坑的大致位置。但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一时难觅前行的具体路径。探险队员放出无人机进行搜索,意外发现40公尺高的崖壁上有一个洞穴,似乎有人活动的迹象。

「这里与世隔绝,方圆10公里人烟稀少,究竟有谁在此居住呢?」探险队员于是前往探访,顺便问问路。

来到洞穴山脚,往山上有一条近乎垂直的荒废小路。探险队员往上攀爬抵达洞口,才发现洞口还有另外一条隐蔽小径,沿着石壁蜿蜒通往山下,显示日常有人活动。洞口筑了一堵约两公尺的石墙。

推开虚掩的木门,探险队员进入山洞,只见别有洞天:洞高约50公尺,宽约50公尺,宽敞明亮,有一座壮族干栏式的木楼。木楼的架子上挂着衣物,几个竹匾里晒着中药材。山洞里住着一对老夫妻,看上去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两位老人是东兰县三石镇板文村的壮族村民,丈夫叫韦浩勤,89岁;妻子叫覃乜绸,79岁。他们育有4个儿女、6个孙子、孙女,一家人原来居住在山洞里,自祖上延续至今已有5代。2018年当地政府对大石山区老百姓进行异地搬迁,他们全家人和周边山民都搬到了三石镇安置点生活。

「有了政府帮扶,我们两老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山洞空气好,我们回来采药材,就当作是度假了!」覃乜绸老人笑道。

洞里有一方用石板砌起的蓄水池,洞壁不断向下渗水,解决了平时的生活用水问题。山下石缝里的小块耕地,种有南瓜和红薯,便是老人回来「度假」的主食。

2老指引 探得明路

探险队员向老人打听附近两个天坑的情况,韦浩勤老人说:「我在这里从小到大,没听说过有人敢下去。那里太神秘了。」

两位老人盛情挽留探险队员留下吃饭。「这里没有电,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网路,两位元老人依然过得这么快乐。他们看上去并不宽裕,却非常慷慨。」法国探险家西西感慨地说。探险队员们婉拒了老人的好意,临走时,一位法国探险队员把一大块巧克力送给覃乜绸老人。老太太接过巧克力咬了一口,摇摇头说:「不好吃,苦的!」把大家都逗笑了。

根据两位老人的指点,探险队找到了已被荆棘淹没的山路,前往附近的两个大型天坑。经过两天的惊险垂降,探险队下到天坑底部,探明小弄坤2号天坑深300多公尺,底部长约250公尺,宽120公尺,属于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型天坑。另外,1号天坑究竟有多深,目前仍未探明。「下一次,我们来探1号天坑,或许还能碰上回山洞度假的两位老人家。」一位中方探险队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