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台海和平韧性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图/达志影像)
在美中战略竞争、俄乌战争及8月裴洛西访台引发「第四次台海危机」的复杂背景下,中共日前完成二十大的召开,领导人习近平也如外界预期正式迈入他的第三任期,连带引发外界对于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各种关注与讨论。
习近平在二十大工作报告涉台部分提到,「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等谈话,加上本届中央军委人事改组中,曾任负责对台作战的东部战区司令何卫东升任军委会副主席要职,更进一步加深外界对于今后台海安全情势的担忧。
尤其,中共二十大后相关台海危机论依然不断延烧。除了有关人士持续各种对台动武时间表,或指涉北京或将采取非和平方式片面改变台海现状等陈述,乃至台湾国安高层不排除提早至2023年的惊人谈话,目前看来似乎多属推论或臆测性质,而非像2月俄乌战争爆发前,美方于去年即已充分掌握俄国即将对乌发动战争的计划与部署情资。
然而,即使如此,除了美国为维护既有霸权地位从而发起围堵遏制中国发展,并试图将台湾紧紧镶嵌于其战略行动计划之中,或由于当前两岸关系处于相对失联、对抗的紧张关系,加上俄乌战事及8月围台军演的既视感,过去这段时间以来,战争乌云一直笼罩台湾上空,就算是陈水扁执政8年期间也少有出现这般情况。
为因应此一战略形势的变化,除了政府通过特别预算加紧各种军备的筹获,有关部会也开始进行能源及战略物资的储备,国军加倍教召时程、强化后备动员整备,以及即将宣告延长义务役役期的政策外,台湾民间也出现像是黑熊学院自发性的自救行动。
面对来自对岸不断提升的军事威胁,台湾确实需要进行必要的军事投资,拟定适当的防卫策略与计划,妥善运用有限的国防资源,尤应避免无效或低效的建军,同时应结合民力不断强化提升整体自我防卫能量,展现强烈的自我防卫决心,以期吓阻战争的爆发。
但若仅是从军事层面进行战争的预防或吓阻,却未必能够或足以达到避战效果。因为两岸问题的本质是政治而非军事,军事向来从属于政治、服务于政治。换言之,军事只是避免战争的必要条件,但却非充分条件。两岸如要避免最终走向战争,除了军事之外,显然还需辅以其他方式以期达到避战目标,乃至寻求建构双方持久和平关系的可能。
在此之前,除了建军备战,充分研究与认识一旦台海爆发全面战争所将带来的毁灭性与残酷性,或许更是一门必要的功课,而不只是学习如何使用止血带。例如:开战后,台湾海空机舰仍能维持如8月围台军演期间的表现?如果解放军没有登陆就没有赢,但万一战火摧毁的不只是台积电,而是战后台湾从此变成了黎巴嫩或叙利亚,我们能算赢吗?相对地,中共当局如何面对万一解放军攻台失利的政军与经济后果?或即使武力攻占台湾,又将如何面对一个充满愤怒与敌意的台湾社会?
战争不是儿戏!把两岸战争兵推进行到底,充分具体评估台海爆发全面战争将在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层面对彼此造成的冲击与长远影响,而不只是猜测究竟会不会打或何时会打,或许更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与冷静,并更加懂得珍惜当下所享有的和平,以及最终了解到—除了备战避战外,如何进一步提升台海和平的韧性,或许才是我们更应重视与努力的目标,也才能做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作者为两岸政策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