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磁暴朝地球来 气象署曝「4大影响」恐燃烧卫星

中央气象署第一次针对地磁扰动发布「磁暴特报」。(中央气象署提供)

中央气象署首次针对地磁扰动发布「磁暴特报」,因太阳表面活跃区8日发生太阳闪焰并伴随产生显著的日冕抛射物质,方向「朝地球而来」,预估11日凌晨将通过近地太空环境。中央气象署表示,可能将对GPS卫星定位讯号、越洋卫星电视讯号、渔业气象广播、太空飞行器及国家卫星造成影响,持续24小时,民众常用的手机、蓝牙、无线网路等则不受影响。

中央气象署大气观测组台北天文气象站技正蔡禹明说明,8日上午观测发现,太阳盘面中央有一大群黑子群,美国定为编号3664号,数量达到73颗,对比地球尺寸,达到10多个地球半径宽度,且磁场结构相当复杂,依过去经验会发生多起太阳闪焰及日冕物质抛射。依NOAA WSA-Enlil模式资料分析,预估将造成地磁扰动,美国预测强度将达强烈磁暴等级。

蔡禹明表示,地磁扰动预估将影响太空飞行器操作系统,以及国家卫星福尔摩沙5号和7号,和去年上升的猎风者卫星,可能导致表面导电追踪问题,故飞行器的姿态、高度需注意调整,且因大气层增温,阻力增加,卫星高度降低会受到更大的大气阻力,可能造成卫星燃烧,因此卫星轨道部分要注意。

另「极光活动」也可能因此发生在较低纬度地区,目前5月上旬,北半球部分地区进入很长的白昼,夜晚较短,对于南半球民众来说,可在较低纬度处观赏到极光。

蔡禹明说,地磁扰动会产生地磁感应电流,对地表上的管线电路造成作用,还有对高频无线电通讯造成干扰,对比较高纬度国家有明显影响。至于民众关心平常使用的手机讯号、蓝牙耳机和无线网路等,是否受影响?他说,其实不会,这些波段不在太空风暴会影响到地球的波段,大家不用担心。

蔡禹明提到,这次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对着地球方向过来,对地球附近近地环境造成影响,会影响高频无线电通讯,例如气象署的「渔业气象广播」,受到磁场扰动期间,收听时可能讯号干扰或中断,「越洋卫星电视讯号」及「GPS卫星定位讯号」也会受影响,因黑子面积大,不停释放太阳闪焰与电浆粒子,预计影响地表24小时。

蔡禹明也说,历史上较有名的磁暴事件最有名是1859年的卡灵顿事件,其他重大事件还有1989年的魁北克事件、2003年的万圣节磁暴持续60小时,另2017年也有太阳闪焰,影响高频无线通讯达8小时,这次持续24小时不算非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