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教授胡育诚发展新技术 减少碳排放及能源消耗

国科会处长李志鹏(左三)与清华大学化工系讲座教授胡育诚(右三)的研究团队合影。(国科会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在国科会「产学大联盟计划」、「中坚跃升研究计划」以及「特约研究计划」长期支持下,清华大学化工系讲座教授胡育诚开发出各种「基因编辑微生物生产生质化学品」技术,可协助化学工业减少在制造化学品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以及能源消耗。

基于全球暖化的趋势,目前国际化学工业致力于减少石化燃/原料使用,终端产品要求一定比例的绿色/生质原物料,因此化学产品以基因改造微生物生产已成为进入市场的门槛。

胡育诚发展最新的基因编辑CRISPR技术,调控微生物的代谢路径,使得微生物生产自然界中原本不会生产的生质化学品。举例而言,他开发基因编辑蓝绿菌的CRISPR技术,大幅缩短基因改造蓝绿菌的时间,并可将二氧化碳捕捉转换成生质化学品23-丁二醇,达到净零减碳的目的。

以此技术为基础,胡育诚实验室成功基因编辑许多难以用传统方法基因改造的微生物,如恋臭假单胞菌,更发展出创新的SHOT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大肠杆菌。

此外,胡育诚结合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发现新的基因,并开发崭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改造酵母菌,以生产高价值的中碳链二元酸,发展出台湾第一个自有生产技术。中碳链二元酸是制造高价值尼龙、高档润滑油、聚?胺热熔胶、高级香料、防锈剂、耐腐蚀涂层之重要原料。

全球中碳链二元酸供应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台湾目前仍缺乏商业化生产的能力。胡育诚研究团队开发出自有的生产技术后,所生产中碳链二元酸的产量已经与世界领导厂商并驾齐驱。研究团队同时也发展出下游的纯化以及鉴定程序。目前已经申请三项台湾、美国以及中国专利,并且进行制程的优化与放大,以进行后续的商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