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生實習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 5月18日起花蓮展出

清华大学学生林嘉乐、利恩得今年1月参加花莲考古博物馆实习,发现不到3公分的国宝级人兽形玉玦,各界敲碗希望展出,18日趁着二馆开幕,这块人兽形玉玦将首度亮相。

林嘉乐、利恩得今年寒假参加花莲考古博物馆实习,1月31日在北三栈考古遗址一处农田进行地表踏查,眼尖发现国宝级人兽形玉玦,高2.9公分、宽1.5公分、厚度约0.3公分,推测是距今2700年前的史前文物。

花莲考古博物馆长温孟威指出,按照表面斑纹,确认是来自花莲的丰田玉,人兽形玉玦因为稀珍且昂贵,有特殊身分的人才能拥有,考古界称为「威望商品」,在全台出土约40件,花莲共5件。

女大生发现人兽形玉玦消息传出,花莲考古博物馆天天有人询问,想亲眼目睹。温孟威说,「工作人员被问到耳朵长茧」但一馆空间有限,且特展早在1年前排定,没有空间展出。

花莲县文化局整修丰里村一处日治时期留下的移民指导所,开设花莲考古博物馆二馆,将于明天正式开放。

温孟威说,趁着二馆开幕,首档特展「112年考古出土文物整饬成果展」,高人气的人兽形玉玦将首次对外亮相,其他文物包括崇德遗址出土距今约1000年铁器时代的铁刀、上美仑2号遗址出土距今3000到2200年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等作品。

配合考古博物馆二馆开幕,18、19日举办集章送小礼物活动,希望连结一、二馆,让民众走进寿丰乡丰田地区,了解考古馆调查工作,进行一趟深入的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