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女性病低龄化 梅毒病例10年爆增53倍

国教行动联盟于今(15)日邀请三党立委、医界与学界代表召开记者会,揭露我国青少年性病问题已达警戒程度,呼吁政府重视与解决问题。(李侑珊摄)

国教行动联盟于今(15)日召开记者会,揭露我国青少年性病问题已达警戒程度。依照调查数据显示,15到19岁女性感染梅毒病例在近10年间激增53倍,从2014年4例暴增至2024年211例;淋病病例也呈6至7倍增长,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根据统计,10到14岁女性淋病病例自2018年起增长近6倍,2023年达41例(2024年33例),远高于同龄男性的4例(2024年7例)。15至19岁群体中,男性淋病病例从2012年111例增至2023年756例(2024年692例),女性则从26例增至222例(2024年176例),增幅均超过6倍。

国教盟表示,更令人忧心的是,2020年疫情后,多项青少年性健康计划陆续停摆,包括2020年7月起的大专校院性教育计划、2021年8月的高中以下性教育计划,以及2023年12月的卫福部青少年性健康促进服务计划皆已终止。

国教盟理事长王瀚阳呼吁,立即启动青少年性健康防治计划,强调需要跨部会合作、制定中央家庭教育政策,并建立本土化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王瀚阳强调,这些数据显示的不仅是公共卫生危机,更可能因延迟就医导致不孕,进而加剧少子女化问题。

民众党立委陈昭姿指出,台湾社会对性病的污名化和偏见,使许多人不敢就医。青少年性行为虽无法完全禁绝,但应及早提供正确的性病防治和避孕措施资讯,从教育体系和家长着手,强化相关观念。

对于现今网路资讯泛滥的情况,国民党立委罗廷玮特别提醒,许多网红和意见领袖(KOL)的性观念传播需要关注,建议政府应重视社会教育,提醒网红承担社会责任,并寻求合作管道,传递更正确的性教育观念。

民进党立委林月琴说,不应让青少年因性行为感到过度骄傲或羞愧,因为这种隐晦不谈的态度,可能导致错误知识的传播,增加感染风险.建议透过学校及家长教育,协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性知识。

国教盟为此也提出三大具体诉求:一、由卫福部与教育部跨部门合作,启动涵盖性骚扰、性侵害、性病防治等议题的青少年性健康计划;二、制定中央家庭教育政策,提升家庭性健康教育资源;三、订定本土化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设计符合台湾文化的课程内容。